小伙伴们好,我是小虞,继续更新关于剑来的感想。
毫无疑问,本书最重要的一脉当属于文圣一脉,今天给大家分析的就是关于文圣一脉老秀才与崔、齐二人的原型问题。
1.最明显的就是文圣老秀才原型,毫无疑问就是就是荀子。首先《剑来》中有”三四之争“就是说老秀才和亚圣之间的思想争斗,
而历史上的荀子思想也是很针对孟子的。除此之外,文圣神像在书中被移走了,而历史上的荀子也是没有进入孔庙中配祀。
2.因为老秀才的原型是荀子,所以很多人都将
崔瀺的原型对应为李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背叛师门以及同样为相,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以商鞅为原型的。商鞅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强国。而崔瀺也是通过变革使大骊成为宝瓶洲最强王朝,进而吞并四方,尤其是崔瀺的种种改革,其实汇总起来与商鞅的改革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极其相似,尤其是在军功这一方面,表现的很明显。当然了,最后商鞅死于自己所制定的制度,车裂而亡。崔瀺虽然还没有写到结局,但是大概也会为了自己的谋划而付出代价。
3.关于齐静春,确实是以韩非子为原型,相比崔瀺与李斯的具体事迹来说,齐静春对应的很是明显,首先韩非子师从荀子,二是齐静春的第二个本命静字,为何犯忌道教?只因“虚极静笃”系道德经的本义之一(对应韩非子的法家学说遵循黄老之意),三是齐静春想要开教立派,自成一格。与韩非子学从儒家却为法家大成相似。不过,齐静春尽得文圣真传,却又别开生面,揉合道、法为一家,这与尊师重道的儒家礼字观念完全相背,因此,齐静春无法迈过心坎,所以本身从来没有透露过法家观点,但是在陈平安与李宝瓶身上却有体现,陈平安重规矩,讲求众生规矩平等,李宝瓶则有“法必从儒出”、“各有各的规矩”“天子垂拱而治”、“圣人死大盗止”等等说法。
本篇文章都是个人推测,可能会与各位看法有诸多出入,如果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