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府文庙大成殿
兰州府文庙大成殿
兰州府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兰州市第二中学院内(城关区武都路号),初建于元顺帝至正五年(年),经历明洪武年间及清乾隆四年(年)两次重修。面阔7间,进深8椽,单檐黄琉璃瓦歇山顶,具有典型的清官式建筑规制,等级较高,体现了孔子及儒学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尊荣地位。目前,兰州市第二中学依托大成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乾隆时期兰州城池图(府文庙在古城内南部)
文庙,即文宣王庙的简称,是纪念和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官学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又称为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史籍载,我国最早的孔庙始于春秋末季鲁哀公时期孔子故乡曲阜的“庐冢”。从公元前年始建孔庙以来,汉唐时期尊孔之风日盛,至清未,文庙建筑与祭祀礼仪终成定制。
兰州府文庙大成殿室内及牌匾
兰州现遗存有两座文庙,兰州府文庙和皋兰县文庙(县文庙于清乾隆五年建成,20世纪初由城关区异地保护于安宁九州台南麓)。兰州府文庙,元顺帝至正五年(年)知州姚凉建为州学,明洪武二年(年)改为县学,正统十三年(年)复为州学,清乾隆四年(年)改建为府学。原建筑规模恢弘,布局完整:中为大成殿(祭祀孔子的主殿),东西两庑为名宦、乡贤二祠,前有戟门、棂星门,门前有泮池泮桥,桥南为宫墙,东西为二座栅门,又东西为二座牌坊,上书“兴贤”“育俊”;大成殿后稍东为尊经阁,东为崇圣祠,后为敬一亭;西庑后为省牲所,为忠孝祠节烈祠;明伦堂在大成殿后,堂左为教授署,堂右为训导署,堂前东西为兴诗斋、立礼斋。现仅存大成殿一座古建筑,殿内遗有9块清康熙至光绪帝的“御书”匾额。
大成殿牌匾
悬于大成殿正面当中檐下。“大成殿”之名,唐代叫“文宣王殿”,北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尊崇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元大德十一年(年)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故后世各地文庙之主殿皆名“大成殿”。匾为立式陡匾,宽1.8米,高2.6米,红色云龙纹边框,磁青地,金字,楷体,字体规整。未署书写者姓名。
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是清康熙帝颁给孔庙的首方匾额。
康熙二十三年(年),圣祖玄烨到曲阜祭孔,步行升殿,跪读祝文,行三跪九叩礼,此为旷代所无。礼成后,特书“万世师表”额,并命全国各地文庙将题词一体刻制成匾悬于大成殿中。
“万世师表”语出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岂非乾坤所定万世之师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又,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王圣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谓至圣矣”。“至圣”不仅是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佩之词,而且也符合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史实。后世统治者尊孔子为“圣人”、“至圣先师”。清圣祖题大成殿匾用“万世师表”,即言孔夫子永远是世人之师。
生民未有
“生民未有”,清雍正帝所书匾。《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苦若斯之亟也”;《诗序》解“生民”为尊祖,“生民未有”意为尊祖千古以来从未有若孔子之至高无上的圣贤;《孟子·公孙丑上》:“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并赞扬孔子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雍正帝据此题匾,推崇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他。
雍正帝的书法崇尚董其昌,骨力开张,善于取势,是清初帝王中的善书者,但传世作品不多。此匾款署“雍正乙已三年,(年)孟秋敬书”。
与天地参
“与天地参”,清乾隆帝所书匾。《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与天地参”,赞颂孔子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孔子地位与天地并而为三。乾隆十三年(年)高宗去曲阜祭孔,面谕孔子七十三世长孙袭封衍圣公孔昭焕:“至圣之道,参天地,赞化育,立人极,为万世师表。”
圣集大成
“圣集大成”,清嘉庆帝所书匾。匾文语出《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意在颂扬孔子集古代诸圣贤之长于一身。匾文正书,字体清癯刚劲。嘉庆帝书作传世稀少。
圣协时中
道光帝所书匾。《尚书·尧典》:“协和万邦”,“协”指调和、融洽;“时中”,出自《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儒家指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为“时中”。此匾文意在称颂孔圣中庸之道,凡事处置得体,恰如其分,协和万邦,天下大治。
德齐帱载
咸丰帝所书匾。“帱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如天之无不帱(覆盖)也,如地之无不载(放置)也。”意在颂扬孔子品德修养高尚如天地之宏大博远。匾文楷书,圆匀平正。
圣神天纵
同治帝所书匾。《尚书·洪范》:“聪作谋,睿为圣”,称品德学识高尚的人为圣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圣人则专指孔子。“天纵”语出《论语·子罕》:“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朱熹集注为:“纵犹肆也,言不为限量也。”匾文意在颂扬孔子是上天赋予人间的品德学识高超的圣神。
斯文在兹
清光绪帝所书匾。《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斯文”原指礼乐制度或王道,后以斯文泛指儒者或文化,“斯文在兹”意为世间所有文化皆源于孔子和儒学,匾文高度尊崇孔子及儒家思想。
中和位育
清末代皇帝溥仪所书匾。“中和位育”意指按照孔子的中庸之道,就能达到“中和”,世间一切事物都能达到和谐的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匾文称颂按圣人之道治世,就能使天地间一切事物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呈现勃勃生机和发展的景象。
宣统帝冲龄嗣位,三载而国破,故匾文显系阁臣代笔。
供稿
兰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兰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