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嘉祥县八处文化古迹探源拾遗齐鲁

我的故乡山东省嘉祥县八处文化古迹探源拾遗

1嘉美祥瑞的麒麟之乡

鲁先圣

我的故乡嘉祥县自古被称为麒麟的发祥地。《左传》有“鲁西狩获麟”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哀公在“鲁西”(指现在的嘉祥县城一带)打猎,捕获了一只头上长角、身上长鳞,是牛非牛,是鹿非鹿的怪物,鲁哀公请教孔子,才得知这是稀世珍宝“麒麟”。传说中的麒麟能够腾云驾雾、是祥瑞之物。后人为了纪念,在鲁哀公捕获麒麟的地方,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嘉祥之名。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深受崇敬的灵异瑞兽,麒麟的出现往往被看成是圣贤降世的标志。早在《诗经》、《礼记》、《春秋》以及《史记》等史书中都有记载。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麒麟送子”的传说便是对其为仁兽的认同。

春秋战国时期,嘉祥一带农耕发展,文化繁荣,成为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嘉祥历代人才辈出,是古代四大圣贤(孔子、孟子、曾子、颜子)之一曾子的故里。曾子师从孔子,孔子之孙子思师从曾子,孟子又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曾子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儒学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中,曾点、曾参、申雍、冉求、冉耕、高柴六位为嘉祥籍,曾子弟子历史名人乐正子春、公明仪、公明宣、沈犹行、阳明夫、子襄等也是嘉祥人。东汉以信著称的庐江大守范式,东晋号称兖州八伯之一的太尉郗鉴、北宋有著名文学家王禹称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元朝刚正不阿的吏部尚书曹元用、明朝为政清廉的太仆寺少卿黄嘉宾和执政严明的兵部侍郎高斗光均为嘉祥籍。

岁月过了一千多年,到了金皇统七年,也就是公元年,在获麟祥瑞之地,重新置县。首派县令,管州人胡肇上任,县治设在山口镇(今嘉祥村),取其鲁哀公西狩获麟祥瑞之意,定县名为“嘉祥”,至今延用近千年。从此,“嘉祥”这个名字与麒麟便紧密地连在一起了,只要提到麒麟,人们自然想到:“啊,祥瑞之物,春秋时期,出没在山东嘉祥,鲁国国君哀公获麟之地。”

为纪念鲁哀公西狩获麟,古人在嘉祥城西立了两块碑。一是明朝成化十三年由嘉祥知县高淳在县城西25里葬麟处立了麟冢碑,上面刻有“麟冢”两个大字。二是明朝万历年间由嘉祥知县田可贡、典史李蓁在县城麟游门外立了获麟处碑,上面刻有田可贡亲书的“获麟处”三个大字。

近年以来,嘉祥把麒麟与石雕艺术紧密结合,将石雕麒麟作为县标,城内中心位置便矗立着一尊石雕麒麟像,它集历代麒麟美———春秋战国时期传说中的朦胧美、两汉时期的古拙美、南北朝时期的雄健美、明清时期的繁华美于一身,沿袭了多年前武氏墓群石刻上麒麟的吉祥之意,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胜景。原西门大街被命名为获麟街。麟游超市,麒麟餐馆、宾馆,麒麟石业公司等一些以此命名的店铺,比比皆是,嘉祥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麒麟之乡。

(原发表于《齐鲁晚报》)

2武氏墓群石刻

鲁先圣

在故乡苍苍茫茫的群山野草中间,隐藏着一处东汉末年的祠堂和墓群废墟。自北宋以来,一代代文人墨客和历史学家,沿着那条蜿蜒的山间小路,来到这片荒山秃岭中间,拣拾落满了历史尘埃的民族记忆。

废墟的确切称谓是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南部山区的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发掘只是近代的事。发掘之前这里只是一片野蒿瓦砾乱石,一片早就为武氏后人所遗忘的废墟。尽管北宋和明清两代有不少史家注意到它的存在,也只是零星地发掘整理了其中极小的部分。

废墟坐落于武翟山北麓的武翟山村,足见当年武氏一族的煊赫。可是现在到村中寻访,却早已经没有一个武氏后人了。武氏一族缘何余脉断绝,史家争论不一,当地也有种种不一的传说。我漫步在这片闪烁着艺术灵光的废墟中间,一种莫名的感觉在胸中奔涌。历史是民族的历史,一个王朝,一个王者,一代英雄,都只是漂泊在历史长河中的浪花。浩荡奔流,生生不息的,惟有不朽的艺术灵光。最早记录它的是北宋欧阳修。他在《集石录》中作了这样的判断:“右汉武荣碑云,执金吾丞。”而第一个较详实考证的是北宋末年山东诸城人赵明城。他在《金石录》中记载有武班碑和武氏石室画像等,基本上较全面地整理了废墟的大部分石刻画像。石刻画像大致分为三类,社会现实生活;神话故事和奇珍异兽;历史人物。在第一类的图画中,有人物拜谒会见,车马出行,杀鸡宰狗,烧火做饭,武士斗剑等等。其中的车骑出行准确地刻画了当年武氏族人的政治地位。在石刻中,庖厨图画占了很大的分量。图画中一般都刻一个带烟筒的灶,有人在灶前烧火,而灶的旁边则挂着猪头,猪腿,剥好的兔子,杀好的鸡鱼,另一边则有人从井中汲水,在立柱子上杀狗。这一庖厨图与一高楼相连接,男女主人分别坐在二楼和三楼上,仆役们托着盘子伺候主人。

可以看出,当年的武氏家族动用人力制作这些画像埋在墓室之中,或许是为了让富贵的生活永世流传,或者是一种明知道现世不再的渴望,也许是为了给后人留下美丽的历史都不得而知。但是,不论哪一种可能,通过这几石块普通的石头,集汉前历史文化之大成,武氏族人的功德是无量的。而神话故事和奇珍异兽则是画像中极为精彩的部分,刻画着许多汉人所想象的仙人和怪兽的艺术形象。这些神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想象和上古久远的历史传说故事。西王母是汉代传说中的主要神仙,在石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一幅是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的画面,图上方的天空部分堆满了复杂的彩云,云中有许多两肩膀上生出双翼的仙人,还有两辆马拉的辎车。主人在车上端坐,周围各有一些仙人伺候,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们传说中的故事形象。更让人击节而叹的画像是荆轲刺秦王。一个头颅掉在地上,秦王几乎倒地,神色慌张,匕首刺穿了铜柱子,匕首把上的缨子还没有垂下来,而荆轲的头发则全部冲向上方。这是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高潮,但是却被画家果断地捕捉到了画面里,惟妙惟肖。

还有伏羲和女娲的画像,均是人首蛇身,女娲举规,伏羲持矩,两人中间有一小人双脚如尾。这幅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的蒙昧时期,伏羲根据对天地,和鸟兽人物等自然现象的观察,产生八卦易象,而且依据它创造了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而人首蛇尾则反映出汉民族的远古图腾。而规矩则是伏羲女娲规天矩地功业的象征。

目视着这些石刻人物在画像中怡然悠然的神情,我与惊叹设计者和画匠的博学与绝技之外,又为这些人物而庆幸,为辉煌的古代文明而自豪。这些亘古不变的石头,深埋于地下,为一代代史学家提供了一个洞穿古代文明的窗口。这个无可比拟的功绩,恐怕上当年的设计者和那些石匠们所没有想到的。

站在这片雄浑苍茫的土地上,走进这座深藏着一个民族历史的废墟小院,举目眺望周围荒凉的群山,抚摩着这一块块标志着我们民族荣衰的碑刻,那些久远的凝固了的岁月,那些被岁月积淀而成的历史,都鲜活如初。汉是我国空前强盛的时代,人们在汉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长期休养生息。而武氏墓群石刻所在地正是历史文化名人辈出的孔孟之乡,汉画像石这样宏大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

(原发表于《散文》,被《散文选刊》转载)

3曾子,中华民族孝行的源头

鲁先圣

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是一个注重孝道的民族,无论哪个时代,孝道一定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尺度和准则。

四大圣贤之一的宗圣曾子的思想核心就是孝道。曾子认为,孝道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无所不在,无时不用,无所不包,不仅仅局限于父母与儿女之间,还应该扩展到社会。因而把弘扬孝道与转变社会风气进而寻求治世结合起来,主张以孝治民,以孝为政。

曾子说:“先王用来治理天下有五条原则:尊重有德的人,尊重地位尊贵的人,尊重老年人,尊敬年长的人,慈爱年幼的人。这五条,是先王用来安定天下的原则。为什么尊重有德的人?因为他们接近于圣贤之道的要求;尊重地位高贵的人,因为他们接近国君;尊重老年人,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双亲;尊敬年长的人,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兄长;慈爱年幼的人,因为他们近似自己的儿女。因此,达到孝的最高标准就接近于天子了,达到悌的最高标准就接近于霸者了。之所以说达到孝的最高标准就接近于天子,是因为即使天子也有父母;之所以说达到悌的标准就接近于霸者,是因为即使诸侯也定然有兄长。对上述先王的教导沿袭而不改,就可以用来领导天下了。”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曾子最著名的一句话。因为人死之后容易被忽视,年代隔远了容易被忘记。如果能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丧尽其礼而祭尽其诚,并且把这种诚心推而广之,人民的道德风尚就会归向淳厚朴实。他认为“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孝养父母与忠于事君,两者是一致的。因为曾子的“孝本”思想,要体现的是父母的价值,为了父母的荣耀,可以做官,可以作战,而且都要干好,否则便是不孝:“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曾子不是消极避世的人。“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等语,无不透露着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曾子把家庭看成一个小社会:“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赐予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主也。”在这里,父亲俨然是国君,其他则是臣妾。处理好家庭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当孝子,就一定能当忠臣。

我的家乡是曾子故里,曾子的孝行,被后人列入了《二十四孝》。在我的家乡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曾子孝行的故事。曾子曾在齐国当了个小官,俸禄很少,但他很高兴,因为离家近,能养父母。父母死后,他到楚国做了大官,但每天北向而泣,因为没有父母可养了。

还有一个《曾子耘瓜》的故事。他耘瓜时不小心耘掉了瓜苗,一声不吭任凭父亲打骂。直到把他打得昏倒在地上,醒来不仅不迁怒于父亲,而是问父亲是否因打自己而伤了身体。即而弹琴唱歌,以向父亲显示自己的身体没有因为挨打而受伤,不让父亲因自己而心疼。

另外一个故事说,母亲死后父亲又找了继母,曾参一夜常起五次“视被之厚薄,枕之高低”。尽管这样,后母仍然对他不好,但他却“仍供养不衰”。

曾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顺从父母,并认为这是对的,那他对国家、对君王、对朋友,也会这样做,这就是忠孝合一。从这个基点出发,国家求忠臣良将,应以孝为第一原则。

检视我们东方文化孝的传统,许许多多的孝行源头,都能追溯到曾子这里,这也是曾子光大完善儒学最突出的成就。

孔子对于孝道也很重视,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孟武伯问孝,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他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所以他又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所以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子对孔子和曾子的仁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孝是仁的实质。因此,“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又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推已及人,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孟子孝道观的独到见解。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曾孟以后,宣扬孝道观的大儒不乏其人。北宋中期,理学领袖张载、二程都大力阐发儒学孝道观,从而使孝悌观念在民众中得以迅速传播。张载把孟子推已及人的孝悌观念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他提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二程对“仁”与“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指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言为仁之本,非仁之本。”“为仁之本”与“仁之本”是有区别,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为一谈。又说:“人无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尽孝尽悌也不可。”不仅要有孝悌观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动。

清朝名儒魏源也对孝道有所阐发,他说:“君子之言孝也,敬而已矣;君子之言敬也,孝而已矣。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把侍奉双亲的“孝”和“敬”紧密结合起来。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孝道也理应成为做人做事的圭臬。一个没有孝道的人,既不可以为友,也不可以共事,更不可委以重任,因为他对于自己的父母都缺乏真诚,对于朋友和社会何来半点诚心?

(发表于《山东文学》,被《春秋》杂志转载)

4道传一贯的曾子——曾庙探幽

鲁先圣

在嘉祥县城南20多公里的南武山下,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建筑。在山之阳,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四周是红色的墙垣,呈长方型,南北距离有二百多米,东西距离有一百多米。院内殿宇齐整,古树参天,布局几乎就是孔庙的翻版,只是型号小了几号。这就是宗圣曾子的庙宇。

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基准,分左、中、右三路,共三进院落。大门外是三坊,均是四柱三楹的石质建筑。中坊上书“宗圣庙”,东坊上刻“三省自治”,西坊上镌“一贯心传”,皆是斗大楷书,字迹雄浑苍劲。

目视着这三坊上的刻字,我眼前一亮,这“三省自治”、“一贯心传”,如果再加上“忠孝合一”,后人就真正走近了曾子了。

曾子名参,是孔子的后进弟子,且以入学较晚,天资鲁钝有别于其他弟子。但是,曾参笨鸟先飞,好学不倦,喜欢独立思考,因而又深为孔子厚爱,从而有了“孔子之学,曾子独得其宗”。正是这一点,才使得他能在孔子之后,将孔子之学传子思,子思又传孟子,孟子把儒学发扬光大。所以,后人说曾子在儒家中是继往开来的人物,毫不为过。从这里说,这庙前坊上的“一贯心传”,是再贴切不过了。

曾子对儒学的最突出贡献,是他的修养和孝道观。

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他强调人应具备宏远坚毅之志,自强不息,死而后已!他又在《解诂》中说:“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士;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做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屈从、不违心、刚直不阿。

曾子最著名的论断是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要求每一天都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不要局限于几个方面,要从多方面找自己的差距。他又说:“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要求不仅要自心向善,还要与人为善。

可以说,把“三省自治”作为进曾子之门的警示之语,亦是神来之笔。

曾子的孝行,被后人列入了《二十四孝》。在我的家乡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曾子孝行的故事。

曾子曾在齐国当了个小官,俸禄很少,但他很高兴,因为离家近,能养父母。父母死后,他到楚国做了大官,但每天北向而泣,因为没有父母可养了。

还有一个《曾子耘瓜》的故事。他耘瓜时不小心耘掉了瓜苗,一声不吭任凭父亲打骂。直到把他打得昏倒在地上,醒来不仅不迁怒于父亲,而是问父亲是否因打自己而伤了身体。即而弹琴唱歌,以向父亲显示自己的身体没有因为挨打而受伤,不让父亲因自己而心疼。

还有一个故事说,母亲死后父亲又找了继母,曾参一夜常起五次“视被之厚薄,枕之高低”。尽管这样,后母仍然对他不好,但他却“仍供养不衰”。

曾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顺从父母,并认为这是对的,那他对国家、对君王、对朋友,也会这样做,这就是忠孝合一。从这个基点出发,国家求忠臣良将,应以孝为第一原则。

检视我们东方文化孝的传统,许许多多的孝行源头,都能追溯到曾子这里,这也是曾子光大完善儒学最突出的成就。

庙内共有三进院落,座落在第二进院落中的大殿即是宗圣殿。殿的制式基本是照搬孔庙,只是规模小些。殿门上方有匾额一块,上书“道传一贯”,是清雍正皇帝的御笔。

进了大殿以后,文史学知识少些的人往往会产生疑问,怎么殿正中坐着曾子,而名气和成就远在他之上的亚圣孟子却跑到这里来陪坐在一侧?另一侧还有大名鼎鼎的孔子的嫡孙,被称为“述圣”的子思子?如果你知道了子思是曾子的学生,而孟子是子思的学生,你就不奇怪了。把孟子放到一侧,已经是高规格了,因为他只是曾子的再传弟子。

宗圣殿前有戟门,只有大祭或帝王驾临才打开,一般人进入只能走两侧角门。殿前的院内有一“宗圣曾子赞碑”,赞辞为清乾隆御笔亲书。在侧院和后院中还有三省堂、寝殿、东西庑,庑内原祀有曾子的一些有名弟子,但现在只是空空的房子了。

位于西跨院内的莱芜侯祠不能不说。这座祠供奉的是曾子的父亲曾皙。曾皙何人?他小孔子六岁,是孔子三十多岁第一次收徒时的弟子。这样,曾皙同儿子曾参父子事实上是

同出孔子门下的师兄弟。曾皙也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前些年的中学课本上曾有一篇文章《论语》之《四子伺坐章》记述的是孔子师徒五人到了鲁国城南的沂河岸上,孔子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自愿。仲由说武备治国,冉有说政治治国,公西华说外交治国,还有一个弟子却说:“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的意思是,他期望出现人民安居乐业,百姓都能悠闲地到河边散步、歌咏、洗澡。孔子对他的观点大加赞赏,认为他才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主张。这个弟子就是曾皙。

曾皙作为最早就拜孔子为师的人,他跟随孔子多年,对孔子的学说有很深的领悟,而且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因而他决定让儿子继续拜孔子为师,学习孔子的学说。事实上,正是他的这个决定,才使得孔学得以发扬光大。所以,无论从儒学的角度,还是从成就了曾子的角度,曾皙都功不可没。

曾庙的所在地嘉祥县,距离孔庙的所在地曲阜和孟庙的所在地邹城,只有七十公里,曾庙与孔庙和孟庙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圣贤奇观。

5千年古刹青山寺,刘邓鲁西南战役的指挥所旧址

鲁先圣

假日里,我驱车来到鲁西南的嘉祥县城南的青山寺游览。青山寺距离县城7.5公里,坐落在松柏葱茏、峰峦突兀的青山西麓。

青山寺坐东面西。香火缭绕,神秘而幽深。史载,青山寺原是祀西周侯国焦王的祠庙,故又称焦王祠。北宋崇宁元年(公元年)封焦王为宁应侯,称崇佑庙,宣和年间又增封为惠济公,又称惠济公庙。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重修、扩建,始具现存规模。因祠庙位于青山,故群众习惯上称之为青山寺。

青山寺建筑顺应山势,层层递升,设计巧妙,别具一格。崇宇高阁,掩映于古树翠柏之中,景色颇为壮观。从山下望去,在中轴线上的建筑有6个层次,即:泰山行宫坊、三门、惠济公大殿、寝殿、泰山行宫、玉皇庙。在惠济公大殿两侧,还有白玉宫、享殿、子母殿、万佛阁、关帝庙迎客厅等附属建筑。

到了山脚下,沿石板路东行,第一道山门是“云林胜概”。前行百余米,过第二道山门,再登数十陡立的石阶,步入古木耸天的庭院,便是青山寺的主体建筑——“惠济公大殿”了。大殿单檐歇山,青砖碧瓦,梁枋彩绘,恢宏壮观,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庙宇建筑。

惠济公大殿是青山寺的主体建筑,建于1米高的石台之上,年(元至正三年)、年(明洪武二十二年)两次大修。大殿面阔5间,南北长17.3米,东西宽6米,高约9米。五脊歇山顶,彩绘斗拱,绿瓦霞帔,巍峨壮观。前檐下4根高大石柱,通体平雕花卉。大殿内雕梁画栋、壁画附饰,高大朱漆雕龛中原有高达2.5米的惠济公金色塑像。大殿前有年修建的龙头碑一座。

大殿前的庭院中有一泓“感应泉”。泉池清澈如镜,微泛涟漪。泉水是从大殿后的山坡上透过殿底流向殿前的,经殿前一虬须怒目的龙首口中,潺潺流进石砌八角形的“玉液池”内。泉水逢雨季而不涨,逢旱季而枯,非常神奇。

泉、池以殿相隔,如不留意观察,人们多不知泉由何来,池水何去。这一奇幻景致,既是天工,又是建造者的匠心独具。雕凿精致的龙头碑两侧,镌有一幅“山色霭霭人间胜地;水声潺潺世外洞天”的楹联;碑的北侧,刻有清末进士王俊卿题“青山十八乐”诗十八首。大殿两侧皆配以五间,连同三门,围成一个小院落。院虽不大,但曲雅秀丽,院内碑石婷婷,泉流潺潺;苍松遒劲,翠柏参天。

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登泰山封禅,下泗水捞鼎,专程来此览胜并设立行宫。拾级而上,便是二殿,即“泰山行宫”。殿内立碧霞元君及侍女九尊神像,又称“九女阁”。殿前月台宽敞,凭栏眺望,山林叠翠,农田阡陌,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寺院内碑石林立,造型别致,笔法俊逸,为历代文人墨客及官宦、捐施人士所刻;寺院南邻有一天然古洞,洞中有洞,深达百米,暗泉四季叮咚;近处有一“藤穿碑”奇景,盘根错节的古藤,从一巨碑穿过,似巨龙摆尾,给千年古刹再添几许神秘。而在寺院断垣壁穴里冒出的一株珍奇的“何首乌”,缠缠绵绵,藤密叶茂,经年“疯”长,让人难测其意。

此外,青山寺内还有白玉宫等众多建筑。

白玉宫位于三门右侧,为单间二层楼阁,内祀《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建于清末。

子母殿,又名奶奶堂。位于惠济公大殿北,年(明万历二十六年)建,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内祀送子娘娘。

迎客厅,位于惠济公大殿南跨院内,四间厅堂式建筑。厅前配以嘉兰修竹,清静淡雅,是旧时主持僧人居住和来游的官员、雅客休憩的地方。

万佛阁,在迎客厅东边,是三间两层硬山式楼阁,其中塑有众多佛像。关帝庙,在万佛阁北,三间硬山式建筑,祀三国时关羽。

寝殿,穿过惠济公大殿,绕过感应泉,沿两侧石砌台阶,便至寝殿。寝殿三间建在高出于大殿的山崖之上,内有惠济公及其两位夫人的塑像。

泰山行宫,为“泰山圣母”的离宫,年(明崇祯七年)建于石砌高台之上,绕过寝殿,登40余级台阶方可到达。宫阔3间,长10.45米,宽6米,高5.5米,黄瓦覆顶,五脊歇山式建筑。宫中原有泰山碧霞元君塑像。宫前宽阔平坦的月台,可供游人鸟瞰远眺,“青峰夕照”的胜景可尽收眼底。有诗云:“落日照青峰,赤城霞万丈。幽人动晚酌,静看月初上”。

登上山顶就看到玉皇庙了,玉皇庙建于青山绝顶,斗拱飞檐。庙内祀玉皇大帝。从山下望去,绿树簇拥,烟霭缭绕,势欲腾空。

青山寺内还有刘邓大军指挥所遗址——神游洞,该洞总长多米,分上中下三层,是鲁西南战役时刘伯承、邓小平的临时指挥所,现存有刘邓指挥战役使用的桌椅等实物多件,战斗图片多幅,是研究鲁西南战役难得的宝贵资料。

6嘉祥冉子祠、大柏树

鲁先圣

我的故乡在嘉祥县城西北28公里的黄垓镇。镇并不大,3万多人,地处嘉祥、郓城、梁山三县交界之地。但是,黄垓却很有名气。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春秋孔门弟子冉子的故里和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冉子祠,名气最得益于依然蓊蓊郁郁的两棵千年古柏。

两棵古柏树乡人俗称大柏树,在鲁西南一带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说在树枝上可以骑自行车,20人牵手伸臂才能合围,树洞里可以容纳30人藏身。

每逢听到这样的传说,我总是会主动给予纠正,因为我在那里长大,是最有资格给大家介绍实情的。冉子祠和两棵柏树就在我们村西,因此,我们村过去就叫冉东村,只是到了后来才改了现在的名字的。

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究竟去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但是爬树钻树洞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西边的一棵大一些,大约需要10人伸臂相牵才能合围,六七个孩子钻进树洞去是没有问题的。东边的一棵高大,但是没有树洞。

一般说的冉子,名冉求,字子有,亦称冉有。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的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子有多才多艺,性谦逊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孔子晚年归隐鲁国,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顾。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

但是,孔子弟子仅七十二贤中,冉姓弟子就有冉耕、冉雍、冉求、冉季,还有也是孔子弟子的冉孺,都极有成就,都可以称作冉子,究竟这里供奉的是谁,不可考。

关于冉子祠和大柏树,在《曹州府志》均有记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钱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明万历二十五年(年),当地曾出一断碑,崇祯三年(年),洛人郭子光博学好古,辩此碑为唐贞观年间所立“冉子徐候墓碑”。当时,当地乡绅重修冉子墓祠。此后,祠、墓再度荒废,至解放初期,就仅剩三间神祠,一座坟头和两株古柏了。祠前原有东西配房,今已毁。冉子碑为清代重修冉子祠时成立,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从祀庙廷,追封候,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国朝因之”等语。

年,政府拨款对祠墓进行了维修,增建了围墙,文化大**中遭破坏。

冉子祠现存三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宽5米,高5.5米,建在50公分高的石台,重脊灰瓦,脊饰兽花纹。过冉子祠后门两米许有冉子墓,呈圆形,高1米,周约10米。冉子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镌刻碑文苍劲有力,清晰可辩。

祠前两棵古柏,据载这两棵树都是唐柏。两株古柏相距5.62米,东西对峙,虬干怪枝,葱郁苍劲。东柏距祠4.4米,高11.16米,树围3.6米。树顶覆盖面积94.5平方米;西柏距祠3米,高10.37米,树围8.51米,树顶覆盖面积平方米。

冉子祠和大柏树是我故乡的风景和文化,身在外地的乡人每每忆起故乡,必然想起它的悠久故事,也每每以它为故乡的荣耀。

7乡间的遗迹——高子祠,戏楼村

鲁先圣

在故乡的乡间里行走。过去,我曾经在故乡生活工作过多年,曾经自信对故乡的一草一木十分了解。可是,当我最近在故乡的土地上走了一些地方之后,却是万分的惊奇了,故乡的乡间里,竟然隐藏着这么多我过去闻所未闻的历史遗迹。

先说“高子祠”。在嘉祥县梁宝寺镇的高庄村,有一处保留完好的历史建筑,名称是“高子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距离我的老家不过七、八公里的样子,过去我闻所未闻,从来也没有听说过高庄村有一处这样的历史遗迹,而且,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高子”这个称谓。村里的大多数人都姓高,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的祖先,名高柴,是孔子的门徒。

查了资料之后,我才确信自己的孤陋寡闻。高柴身高不满五尺,孔门的著名弟子,孔子认为他憨直忠厚。子路在季氏那里任职,举派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怕他不能胜任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

高柴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历任鲁国费宰、郕宰、武城宰和卫国的士师,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他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赞扬。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

更为惊奇的是,高柴也是柴姓的始祖。春秋时期,高柴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叫柴举。柴举的后代就以柴为姓,世代相传。

高柴是孔门弟子中响当当的人物,就在我老家的附近保留有他的祠,而且祠前后两院,规模也不算小,我竟然一无所知。我想,一是自己对民间文化了解的疏忽,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历史遗迹的丰富吧。

在嘉祥南部的山区马集镇有一个戏楼村,前不久我到了那里。我是随同几个朋友去考察山区的开发项目,偶尔经过那里发现的这处遗迹。见了保存完好的古戏楼之后,我才感觉到村名的名副其实。雕梁画柱的古戏楼,建在村子的中央,这样的遗存,我只是在屏幕上见到过,真实的建筑,我平生还是第一次看到。虽然墙壁,木梁,窗棂,石板对联,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是,整个建筑的格局依然完整,依然默默地昭示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

我在村里寻访,有几位老人告诉我,村里祖辈流传说是清朝康熙年间建的,具体什么时候也没有文字的记载。

站在古戏楼台前,看着沧桑的建筑,我想象着当年这里的热闹与繁华。我在想,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子也不是很大,几百年之前,居然建了这样的一个戏楼,可以想见当年这里一定有一段佳话。或者是村里出了一个大官,或者是村里有一户人家发了大财,或者是另有隐情。

这样的古戏楼,在民间是很少的,但是,在我故乡的乡下就有,而我一直不知。

在一个县的境内,存有很多有名的历史文物是自然不须说的。我惊异的是,在民间的这些村子里,在我不经意之间路过发现的这些遗迹,还有多少呢?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还有很多,它们就隐藏在民间乡野的寻常巷陌里,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历史与苍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