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曲阜孔庙文庙之首,规制完备下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碑亭的后方为大成门,进入此门有棵并不粗壮的古树贴门而立,古桧旁立着一块碑,上刻“先师手植桧”。回来查资料方得知,当年孔子的确在此处种了一棵桧树,可惜那棵树在明代时失火烧死了。若干年后,又在树下冒出了新枝,于是就长成了今天看到的这棵树。这让人想到生生不息,也许这正体现了儒学思想在中国顽强的生命力。

孔子手植桧

竖立的标牌

大成门也有龙柱

大成门龙柱细节接下来我参观了东庑,这排长长的房间内立着许多座规制大小一样的神龛,每个神龛里摆放着四个牌位,这同样体现了儒家思想之壮大。

两庑

成排的神龛

每个神龛内有四个牌坊

神龛前均有供桌

而后登上月台前去瞻仰大成殿,我每次来到大成殿门前,都会惊叹于那精美的龙柱,虽然在其他孔庙内也看到过这种制式,但总觉得不如此处的精美。如今大成殿已不对游客开放,只能站在门口隔着栏杆向内拍照,可以看到孔子端坐在神龛之内,而他的面前摆放着多种祭器。

远观大成殿

高浮雕龙柱

只能在门口张望

高大

关于孔子的容貌,历史资料多有记载,《荀子·非相》说:“仲尼之状,面如蒙倛。”《白虎通义·姓名》则说:“孔子首类鲁国尼丘山。”把一个人的头形容成山状,这让人脑补其具体形象,然《史记·孔子世家》则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看来孔子是个大高个,这个很容易想象。《太平御览·人事部》中转载的文献又将孔子的高度略有拔高:“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昻,望之如斗。”

孔子像

但如今端坐在那里,难以显现他身高的优势,然而以前祭孔用的物品则是摆放于地,苏东坡在《私试策问》中说:“古者坐于席,故笾豆之长短、簋簋之高下,适与人均。今土木之像,既已巍然于上,而列器皿于地。使鬼神不享,则不可知;若其享之,则是俯伏匍匐而就也。”东坡聪明过人,什么事情都能成为他调侃的对象,他说孔子端坐在上面,难以享受神龛下面的供享,如果孔子想吃的话,只能匍匐趴在地上,想想那种?太过滑稽。故明代丘濬在《大学衍义补·秩祭祀》中说:“古者席地而坐,故俎豆置于豆间之地,斯为宜矣。今既塑为高像,而坐于倚榻之间,而所谓俎豆者,仍置于地。此苏氏所以有“匍匐就食。之讥也。然既为今人之座,则当用今人之案。”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如今高起的座椅只是席地而坐,所以祭器摆在地上没有问题,到如今孔子已坐在了椅子上,而椅子摆在神龛内,所以苏东坡才会这样调侃孔子。但正因为如此,人们想出了改进的办法,就是把祭器摆在供桌上,这样便于孔子伸手就能够得到。但有一度,各地的孔子像大部分被去掉改换成了牌位。明洪武十五年,南京国子学建成后,朱元璋下令“去塑像,设木主”,(陈镐纂修《阙里志·祀典》)然这种作法并未推广开来。到明嘉靖九年,皇帝将此事在全国推广,很多地方都毁掉了孔子像,而毁像的理由,乃是说为了提高理学地位,因为立偶像乃是受佛教影响。其实在皇帝下令之前,有些地方官员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比如明天顺六年,苏州知府林鹗就私自将文庙内的孔子像改换为木主,他的理由是“孔子生于佛教未入中国前,乌识所谓泥像哉?”而丘濬在《秩祭祀》中亦称:“塑像之设,自古无之,至佛教入中国始有也。三代以前,祀神皆以主,无有所谓像设也。”到嘉靖年间,在皇帝的命令下,全国开始推行此事。徐三重在《采芹录》中载:“至嘉靖间,肃皇帝稽古法先,始毅然诏天下,文庙尽撤塑像,易以木主,数百年陋妄敝事一旦尽革。……”但好在曲阜文庙内的孔子像未被毁,但因无法入内细看,我不知道这尊雕像是古已有之,还是后来重新塑造的。孔子像的两侧各有两个神龛,里面端坐的是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关于四配的形成,元郝经在《续后汉书》中说:“初,汉世祠孔子无配享者,其后以七十二弟子配,又其后特以颜子配,又以孔子所称颜子以下十人者为十哲,庙貌坐配。后又升孟子与颜子左右并配,皆南向,号称入室。升曾子以备十哲,东西向,号称升堂。七十子配于东西序,后又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配食七十子之列。于是,典礼之盛轶古帝王名臣矣!”四配之后还有一排神龛,里面应当是十哲或者十二哲,因为大成殿两侧灯光的较暗,我看不清里面究竟坐着多少位。关于十哲的来由,乃是本自《论语·先进》中所言的十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而孔子还曾说过:“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故而后世又将十哲称为“从于陈蔡者”。对于十哲并称的首次提法,董喜宁认为最早出现在唐开元八年,国子监司业李元瓘的奏折中:“十哲弟子,虽复列像庙堂,不预享祀。谨检祠令:何休、范宁等二十贤犹沾从祀,望请春秋释奠,列享在二十贤之上。”

龙柱被保护了起来

自此之后,十哲就从祀于大成殿中。但对于此事,前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司马光在《十哲论》中就说过这样的话:“十哲于经无见,而学者多称之。国家祀孔子,十哲则祀于堂上,其余门人祀于东、西庑下,俎豆之数皆异焉。愚窃以为过矣。是十人者,孔子虽以四科第之,非谓门人之中唯十人为贤也。至于‘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岂谓唯此四人为不肖邪。以此观之,尊十哲非孔子意明矣。”程颢也认为:“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二程集》)

大成殿前的月台

宋理宗端平二年,升子思为十哲之一,故此时的十哲变成了十一人,宋度宗咸淳三年,曾参、子思升配享,同时进子张为十哲之一,故十哲又恢复为十人。康熙五十一年,十哲中又增入了朱熹,乾隆三年,又将有若列入,故十哲又被称为十二哲。

四配

但是,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贤,把这些人拔为四配十哲后,其他的人就只能站在殿前两庑,而这些人被称为“从祀”。从祀人员一直在增加中,到民国八年,颜元、李恭增入从祀,故从祀人数已达位,而这就是我在东庑看到的那些牌位。在古代能够从祀于孔庙,乃是无上之荣光,为了能够列入其中,很多人都会想尽办法,如此之争抢,搞得乾隆皇帝很烦,为此,他批评这些人说:“两庑从祀诸人,累朝互有出入。盖书生习气,喜逞臆断而訾典章,就其一偏一曲之见,言人人殊。考之前史,甚至有迎合时事,党护乡曲者。……祀典关系重大,若只凭其私心浅见,率议更张,忽进忽退,忽东忽西,成何政体?”(清庞仲璐《文庙祀典考》)

供奉的五谷

其实在文庙内的争论不只是是否列入从祀问题,列入后的排座次依然有着广泛的争论,这件事要从启圣祠的设立讲起。大成殿之后为寢殿,按照介绍牌中所说,寢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清雍正八年重建。是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的殿堂。之后去参观了启圣祠,而此祠的设立就是为了解决尊卑失序问题。

寢殿

寢殿内供奉着亓夫人牌位

寢殿内的立柱

董喜宁说最早指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洪迈,他在四配还未成形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堂上配祀与两庑贤儒在人伦关系上的位序错乱:“自唐以来,相传以孔门高弟颜渊至子夏为十哲,故坐祀于庙堂上。其后升颜子配享,则进曾子于堂,居子夏之次以补其阙。然颜子之父路、曾子之父点乃在庑下从祀之列,子处父上,神灵有知,何以自安。所谓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正谓是也。又孟子配食与颜子并,而其师子思、子思之师曾子亦在下。此两者于礼于义实为未然,特相承既久,莫之敢议耳。”(《容斋随笔》)

正面看

孔子的弟子中有几位乃是父子共同拜孔子为师,但因儿子的名气更大,所以儿子进入大成殿内配祀,而父亲却站在两庑从祀。比如颜回和曾子坐在殿内,而父亲颜路和曾点则站在两庑,这也显然有违中国人所讲求的人伦之理,故元代熊禾就提出了这样的批评:“学莫大于明人伦,人伦莫先于父子,子坐堂上,父立庑下,非人道一日所可安也。”但也有人认为太过强调这一点没意义,元许约在《建言五事》中说:“盖庙学乃国家通祀,犹朝廷之礼也。父为庶僚,子为宰职,各以其德与勋也,如遇朝会,殿廷班列,则父虽尊,安能超之子上哉?殊不知抑私亲而昭公道,尊道统以崇正学,乃所以明人伦也。”许约认为国家祭祀有如朝廷之礼,如果父子同朝为官,儿子官大父亲职位低,故儿子排在前面没什么不对。

圣迹殿是一个独立院落

圣迹殿正殿

但这样的争论始终未能平息,于是有人认为应当将颜路等父辈安置在启圣祠中。启圣祠原本是祭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地方,因为叔梁纥在元代被加封为启圣王。启圣祠的设立也跟人伦问题有直接关系。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没有儿子,继其位者乃是堂弟朱厚熜,是为嘉靖皇帝,但朱厚熜即位后又想加封自己的生父为皇帝,于是在朝中引起了大礼仪之争,但重臣怎能争得过皇帝。嘉靖九年,朱厚熜授意大学士张璁上书要梳理文庙祭祀礼仪,其提出取消孔子的王号和谥号,降低祭祀孔子等级,同时提议在学校内设置启圣祠来奉祠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种做法显然是冲着大臣们反对他追封父亲为皇帝的报复,张璁还同时以颜回、曾参、子思、孟子之父进入启圣祠内做为叔梁纥的配享,以二程之父程珦、朱熹之父朱松和蔡沉之父蔡元定从祀。皇帝立即批准了张璁的建议,于是各地的学校和文庙内纷纷建起了启圣祠。

万世师表牌

墙上是圣迹图

启圣祠虽然普及了,但里面的配享和配祀问题并未通行起来。进入清代,朝廷又将孔子的五世祖一一封之,雍正皇帝颁布谕旨称:至圣先师孔子道冠古今,德参天地,树百王之模范,立万世之宗师,其为功于天下者至矣。而水源木本,积厚流光,有开必先,克昌厥后,则圣人之祖考宜膺崇厚之褒封,所以追溯前徽,不忘所自也。……朕仰体皇考崇儒重道之盛心,敬修崇德报功之典礼,意欲追封五代并享烝尝,用伸景仰之诚,庶慰羹墙之慕。皇帝有令,臣下立即商议,大臣们提议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为公,但雍正皇帝认为因更进一步,全部追封为王。于是封木金父公为肇圣王、祈父公为裕圣王、防叔公为诒圣王、伯夏公为昌圣王、叔梁公为启圣王,以往启圣祠内专祀叔梁纥,现在五代合祀,故更名为崇圣祠。参观完崇圣祠,沿孔庙的另一侧往回走,又看到了杏坛,虽然此时日影渐斜,但却又进入了两队游客,导游站在杏坛下用扩音器向一些外国人讲述着杏坛的历史。我听不懂他的所讲,不知道他是否讲了宋天禧五年,孔道辅修孔庙时建造杏坛的历史,《东家杂记》载:“先圣殿前有坛一所,即先圣教授堂之遗址也。……后世因以为殿。本朝乾兴间,传大父中宪监修祖庙,因增广殿庭,移大殿于后。讲堂旧基不欲毁拆,即以瓴甓为坛,环植以杏,鲁人因名曰杏坛。”

杏坛

其实将孔子讲学之处以杏坛称之,乃是本自《庄子·渔夫》中的所言:“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曲阜孔庙建起了杏坛,于是各地的孔庙纷纷效仿之,故有不少的文庙内也建有杏坛,比如南宋嘉定年间,淮安府学“槙杏为坛”。元大德年间,福州路学“以其余力筑坛,树杏于亭之前”。看来不少的地方真是在杏坛旁边种杏树,虽然曲阜孔庙杏坛乃是各地杏坛之祖,但我在这里却未看到杏树。只是在亭内看到一块杏坛碑。

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eil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