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千年儒家思想未有曾超越孔子者。用外国有名的一句话说,后来者的优秀皆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今天这个人,便是儒家的集大成者。
朱熹,被世人称作朱文公。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涉及专术之广,史事罕有。谈起他来不得不谈他的生平,生平中包括,反对当时领导者盲目崇拜佛法,倡导理学思想,上殿为君王直议国事。另外一个值得聊的便是朱、陆关于学说之辩。还有建书院,修四书之事,值得我们憧憬。
朱子逝去之后。当时天下道、佛两家子弟,无不对朱熹痛恨。朱熹对儒家的影响,大大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发展,而在朱熹活着的时候,天下无人敢与之对抗。待朱熹去世之后,天下间针对儒家,针对朱熹的矛头纷纷而来。难以想象的是天下子民的爱戴,与君王对朱熹的想法。朱熹虽逝去之后受万千矛头,但仍然被追谥文,并被请进孔庙,成为天下间唯一一位非孔子后代而进孔祠的外姓人。
生前之事,可谓神仙之人做神仙之事。话说当时天下间皆推崇佛教,信奉死后之事。时年宋孝宗上台,广集天下子民意见。当时年轻的朱熹上书发表意见,言明此事重要性。国家理应崇儒抑佛,当年10月,皇帝召见朱熹,两人在大殿之上讨论此事。此事之后年轻的朱熹将天下间佛、道两家得罪的一干二净,儒家地位在此后尊崇至极。
当时天下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不仅仅有著名的朱熹一人,还有跟朱熹有歧义的陆家兄弟,也就是陆九渊和陆九龄。当时两家分为两种学说,朱熹认为心与理相分,相促,并非一回事。而陆家兄弟认为心与理完全一回事。两家并非仇敌却因学术之分,闹的互有矛盾。
两家在学术有分,在其他方面却没有什么过节。所以就有人想在居中调节,这个人便是吕祖谦,这个人略有智慧。便设了一个局,他首先告诉朱熹说来看他,他也并非全是来玩,来了之后两个人一直工作。吕祖谦也没谈什么事,两人在一起了将近半个月就这样吕祖谦要回去了。
按照礼节,别人要走,理当要送的。所以朱熹要送吕祖谦,这个时候吕祖谦便邀请了跟朱熹在学术上有歧义的陆家兄弟,本来也是好意,谁知道两家一开始是挺好的。但是但凡这种比较有想法的人在一起,都比较有个性,所以难免又提起了学术之分。
本来要送朋友的朱熹,朋友没送成,却开个个辩论会。大家坐在一起,辩论了整整十天,到最后也没辩论出谁是谁非,吕祖谦虽然没有缓解两家学术上的纠纷,但是却让两家在各自的思想上都有了促进。
儒学大家朱熹在涉及学术时寸步不让,让我辈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