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游子归来第一口是家乡的空气,第

如若乘坐火车到济宁,不要被这个神奇的火车站给震慑住了,济宁人最爱吐槽的就是自家的火车站。游子归家,出站第一件事就是奔向夹饼摊或者夹饼店面。即便是凌晨天未亮,也不用慌,出了站就会有光在指引你,夹饼摊的小灯泡在这一刻无比闪耀。

只见圆圆的烤饼被熟练的一刀割开,师傅左手拿着饼,手带着饼窝成嗷嗷待哺的开口状态,刷上层酱再放入你点的煎蛋、里脊肉、火腿、鸡排、炸的蔬菜,再刷些辣椒再来上一层酱汁,撒上些自然和芝麻,齐活。一口咬下去,欢迎你,到济宁了。看着师傅做夹饼的过程,就明白了为什么叫“夹饼”,很多食物被穿上了串,师傅用饼夹住串儿,就这么一扥,食物稳当当地夹在了饼中央。

夹饼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得不说济宁的夹饼店真是多得出奇,随处可见代表着济宁人对它的执着和需要。不管你上班上学,哪怕马上要迟到了,来个夹饼,什么也不耽误。“包罗万象”的夹饼保证着你的营养和能量,“熟能生巧”的夹饼师傅保证了你的时间。夹饼店的热火朝天,唤醒了这座小城,小孩们奔赴学校,成人们开始了工作,大爷大妈们在人民公园开始了锻炼与社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游子在外,想念家乡的那口吃食,并非是在外找不到替代品。而是从小吃到大的东西,好些日子吃不到这个味道,抓肝挠肺的难受。这跟饿不饿没关系,这是一种从小种下的“病根”,就馋这口家乡味,拿其他的搪塞我,还真治不好。到了济宁,光吃夹饼可不行,既然有了“馋病”,那必然有治“病”良方。既要解馋,那只能让肉登场,小肉还不行,得上大肉。

甏肉干饭,这道济宁特色吃食一出,肉到病除。一进店门,便是正在作恶的罪魁祸首,一锅子甏肉、面筋、卷煎、豆腐泡、肋排,散发着浓浓肉香。旁边的盆子里有整个炸软的青椒和炸软的茄子,再紧靠着一盆海带,都是泡在浓浓的汤汁中。点上一两块甏肉,再来点豆腐泡和卷煎,最后附上不像蔬菜的蔬菜,炸的青椒和茄子。谦虚的先来一碗米饭,让老板在你的干饭中淋上点肉汁,脂肪、蛋白质、碳水还有素菜带来的维生素,一步到位。几个盘子加上满满的一碗干饭,可以开始治疗你的“馋病”了。

甏肉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饱喝足,一顿夹饼一顿甏肉干饭,热量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负担,只好逛一逛消消食。不想奔波,就到太白中路的运河城转转,造型有些特色的商业中心,取名运河城,很有济宁特色,济宁可是京杭大运河的沿岸重要城市。想追求些精神思想,就踏入朝圣之路,去往曲阜。在孔圣人之乡,让“克己复礼”“修身齐家”熏陶熏陶,暂时褪掉些俗气。

曲阜孔庙图片来源于网络

逛累了还没到饭点,已把“君子之礼”抛诸脑后,济宁的又一特色在这时来慰藉五脏庙。热豆腐又称托板豆腐,济宁当地人买来直接抹上辣椒酱开吃,也有些买回家做炖菜。这种吃法和卖相,外来者多不会习惯,济宁的老少最爱用的动词是“喝”,这吃热豆腐当地人叫喝豆腐。切上一块放上托板,食客用收拖着,时不时嘬上一口,一脸满足。小孩技巧生疏,市场会让辣椒酱上脸上衣,一旁的长辈总是眼神溺爱的给他擦拭。

老人喝豆腐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城不大,运河水流淌逾千年;人口不多,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史家左丘明皆生于此。人杰且地灵,历史的悠久和古人的伟大虽让人心神摇曳,但总不及游子归乡的那一口家乡味带来的幸福感。济宁人不一定能说出济宁的各色景点和城市文化,可你要问哪家夹饼好吃,哪家甏肉地道又实惠,那必然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你忘不掉的,也逃不了的,出了这片土地就怎么也找不到的,近时嫌腻,远时想念,这就是刻进骨子的家乡味。游子归乡,你的夹饼里需要夹点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