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和尚住的地方叫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就说是寺庙,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怎么会把这两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呢?其实这两个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比如古人很在意求神拜佛的事情,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找一些寺庙上香祈愿,不论是求事业,求姻缘,还是求子嗣,一旦达成心愿,就会到寺庙进行还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些寺庙有的被称为某某四,而有的又被称为某某庙,它们有哪些区别呢?
接下来咱们来说一说,究竟什么是寺,什么是庙?
首先呢来说一说什么是寺,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四的意思是法度的意思,比如朝廷中有大理寺,太常寺,都是统管法律法度的地方。那很多朋友就会问了,为什么佛教的一些地方也会被叫做寺呢?这就要说到古代的,一个机构,鸿胪寺,对于鸿胪寺,大家可能耳闻能详,但是对于它具体是做什么用的?很多朋友可能都不太清楚,它的作用就是主管外交的,也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第一座寺庙。
各种各样的经文进入华夏地域,都是通过鸿胪寺该接待的,而历史上第一座寺庙,就是通过汉朝时,西域白马驮经书,而得名,他叫做白马寺,从这时起,寺就成为了和尚供奉佛祖的地方,也成了普及文化的地方,更像是我们现在的大学,不仅有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各式各样,品种齐全,只是在当时被称为是藏经阁。很多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人都是在寺院里读过书的,一些得道高僧还会定期的弘扬佛法,任何人都可以前去聆听,更像是一个,普及佛法供大众修行的场所。
而庙的起源比寺更要早,最早的时候是指古代帝王祭祀先祖神位的地方,比如像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古代皇帝要祭祀太庙,当然,除了祭祀先祖以外,庙里供奉的更多是一些圣贤或者是神仙,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土地庙,关公庙,孔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更多的是一种承载着精神寄托的地方。
寺和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太过明显的区别,但是寺指的更多的是佛家,供奉的多是像观音,如来,菩萨,罗汉等,而庙指的更多是一些仙家,供奉的大都是,向土地山神关公,玉皇大帝,三清,这一类神仙。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全部供奉的都是,掌管人间命运的更高级存在。
除了寺和庙之外,殿堂还有哪些称呼?
当然有,比如像祠,这种地方更多的是,有纪念的意义,跟最早的庙有些相似,比如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叫座祠堂,这种称呼最早起源于汉代,到东汉末年,更加的兴盛,除了给先人建立祠堂,还有很多活人给自己修建生祠。
另外就是观,其实它指的更多是天文观察台,最早其实是皇家的专属,直至汉元帝时期,汉中道士汪仲都,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至此,才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最后就是庵,其实最早的时候,庵指的是小草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节操为庵,多指文人雅士的书斋,直到汉代以后,才成为了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慢慢的也就成为了女子供佛的专用建筑名称。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寺与庙的区别以及祠,观,庵,都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冷门历史的话,那么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