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当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跳湖来结束

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先生跳进了太平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67岁。

关于老舍的跳湖自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众说纷纭,那么,当年老舍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要选择跳湖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时间回到年7月底,老舍因为“支气管扩大且大量咯血”,入院治疗,直到半个多月后的8月16日,稍有好转,就选择出院回家。

当时,老舍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兆头,有两个细节可以证实这一点,一是他对家人说过:“又要死人了,而且还是清白而刚烈的人。”“谁给他们的权力?”

二是与老舍交往密切的马松亭夫妇回忆说,当年8月中旬,他们在什刹海边与老舍相遇,临别之际,老舍向马松亭说:“马大哥,咱俩再也看不见了。”

总之,在那个波澜渐起的年代,老舍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只是他没有料到,这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年8月22日,在北京文联会议上,老舍问茅盾:“明天的批斗会,你参不参加?”

茅盾没有说话,只是向他挥了挥手。这个动作并不意味着茅盾不想参加,而是碍于当时的局势不好明说。但可以确定的是,老舍是选择参加的。

据他的夫人胡絜青回忆,当天老舍在上班前,就此事向她做过征询,胡絜青说:“没有通知就不要参加。”但老舍却说:“那是触及每个人灵魂的一场大革命,我怎么能不参加呢?”

当老舍抵达北京市文联后,一场他怎么也没有料到的风波,很快就向他袭来,安在他头上的三条罪状,就是后人所熟知的“美国特务、反革命分子、修正主义分子”。

这三条罪状,都与一部作品离不开关系,就是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

在8月23日那天,批斗大军抵达北京市文联驻地后,起初批斗的目标是作家萧军,但有人“揭发”说,老舍将《骆驼祥子》的版权卖给了外国人,有“特务”的嫌疑,因此,老舍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很快,大家就把老舍押上车,带到了国子监孔庙,先是捆绑起来批斗,然后就是长达三个小时的轮番殴打。殴打之所以结束,是因为老舍当时伤势严重,连站都站不住,大家怕他被打死,这才作罢。

老舍回到家后,只是让家人处理了一下伤口,饭菜一口也没动,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老舍依旧没有吃饭,而是沉思良久,然后就带着一本《毛主席诗词》出去了。

走到院子里时,他向正在玩耍的小孙女说:“来,跟爷爷说声再见。”

小孙女毫无心机,天真地说道:“爷爷再见!”

老舍走到太平湖后,在岸边坐了一天,一直在看《毛主席诗词》,等到深夜时,老舍站起来,纵身一跃,投湖自尽,终年67岁。

关于老舍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坊间的说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不堪受辱而自杀,“以死抗争”;二是“脆弱的表现”,用自杀来逃避。

第一种说法,有合理之处,老舍先生是一位有骨气、有气节的人,当年日寇侵华时,老舍先生就拒绝当汉奸,用手中的笔跟日寇作斗争。

抗战胜利后,老舍写道:“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把死看成生,把侵略者与威胁利诱都看成仇敌,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

所以,越有气节的人越信奉“士可杀不可辱”,当老舍遭受了那么多的冤枉、栽赃、辱骂、殴打之后,就选择了“以死抗争”。

他的老朋友、著名作家巴金后来也说过:“关于老舍同志的死,我的看法是他用自杀来抗争,也可以说是受过‘士可杀不可辱’的教育的知识分子有骨气的表现。”

而第二种说法,就有点妄加揣测了。

老舍从来不是一个“脆弱”的人,他不光有知识分子的气节,还有武林中人的硬气,有着多年的习武经历,少林拳、武当太极、刀枪剑戟,样样精通,还曾经与日本的同道中人比过武。

而且,老舍当时还只有67岁,对生活仍然充满了热爱,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用自杀来“逃避”。

至于老舍为什么要选择“跳湖”这种死亡方式,可能跟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有关。

在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都选择了“跳水”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比如著名的屈原跳汨罗江、李白跳采石矶,还有王勃、陈天华,也都是死于水中,南宋崖山海战后,陆秀夫更是抱着小皇帝跳海而死,上演了一幕悲壮的史诗。

或许在文人的眼里,“跳水”有着一种决绝的悲壮感,从岸边骤然跳下,随波飘逝,既有悲壮感,又有美感。

老舍可能就深受这个思想的影响,后来,作家冰心还曾对老舍的儿子舒乙说:“你发现没有,你父亲作品里的好人大多姓李,姓李的人大多自杀,自杀的方式大多选择投水。”

所以,“投水”,就是老舍选择的最好的死亡方式。

(参考资料:《老舍之死口述实录》《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新京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