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中国建筑师赵秀恒上海3000人歌剧

建筑承载着时间与空间的记忆,建筑的背后是建造它的人的历史。梁思成如何发现佛光寺?贝聿铭何以成为一代大师?两广总督之子张镈为何选择建筑设计之路?年5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一辑·抢救记忆中的历史》,书中选刊22篇建筑口述史采访记录。被访者包括张镈、莫宗江、贝聿铭、罗小未、陈式桐、汉宝德、邹德侬、李乾朗等22位著名建筑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为本书题词。同济大学出版社旨在将《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打造成为保存人人记忆中有关中国建筑的历史,借此倡议全国更多的建筑学界同仁、建筑学爱好者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留下珍贵记忆。澎湃新闻请讲栏目经授权摘录书中部分内容逐篇刊发,以飨读者。今天刊发的是赵秀恒的口述。

赵秀恒,男,年12月生,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主要作品包括:上海中兴剧场改建、无锡市商业幼儿园、曲阜孔庙文物档案馆、泰兴国际大酒店、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总体实施规划、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等。

采访者

:华霞虹(参与人:吴皎、李玮玉;文稿整理:华霞虹、王昱菲)

访谈时间

:年12月20日上午9:30—12:30

访谈地点

:上海市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都市院一层会议室

整理时间

:年1月

审阅情况

:经赵秀恒老师审阅修改,于年2月26日定稿

访谈背景

:为开展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60周年院史研究,我们对赵秀恒教授进行了3小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求学期间在设计院实习经历,尤其是参与上海人歌剧院项目始末;二、同济“五七公社”期间改建上海中兴剧场;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个实践期间,任职建筑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期间,承担的对设计院外部组织工作;四、年后组织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投标、设计和建造过程。本文为访谈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赵秀恒大学四年级时和同学在同济设计院实习期间,由黄作燊等老师指导开展上海人歌剧院设计和研究的经历。

赵秀恒教授近照

华:您在同济设计院庆祝50周年时出版的《累土集》中撰写的《我和设计院的缘分》一文,非常详尽地描述了从学生时期就开始的、在设计院的工作经历。我最感兴趣的是人歌剧院这个当时很重要的项目。能不能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

赵:

年土建设计院是成立在建工系下面的。因为年以后“拔白旗”,撤销了建筑系,之后与建工系合并。冯纪忠先生原来是系主任,现在成为副系主任。但是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主要还是建筑系的老师。那时候设计院在文远楼一楼,建筑系办公室与教研室在二楼,上课的时候老师们都上来研究教学工作,结束后就下楼去搞设计。好像是从五九届开始,学生进到设计院去实习。因为学制从五年改六年,六〇年同济建筑系没有毕业生。从五九届到六三届,每年到了四年级这个时候就进去实习一年。

华:实习一年?这一年还上课吗?

赵:

课很少,多数时候不上,以实习为主。到了设计院,学生被分到几个室,每个室里有不同的项目。老师们指导,学生们画图,深入地考虑方案,做设计。

当时我在三室,歌剧院组。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黄作燊先生,因为他和王吉螽、王宗瑗都对剧院比较熟悉,所以由他们来指导。但是设计,包括方案都是同学做。一开始做了很多方案,然后进行比较,老师觉得哪个方案更好,就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当时的老师非常放手,但是指导还是盯得很紧的。

华:您全班的同学都进了这个室吗?

赵:

我们剧院组有十几个同学,都是同班的。年实习时设计院里只有我们这一届,分成好多组。我们这个组十几个同学后来又有分工,有前厅组、舞台组,还有观众厅组。

这是老师分的工,我记得很清楚,是黄作燊先生分的。他几乎每次来都带很多有关国外剧院的资料,我都仔细地研究了,把其中的数据摘录下来。

华:黄作燊先生的资料是书还是杂志呢?是老师他们自己订的吗?

赵:

是杂志,具体情况我一下子讲不清楚。好像当时国外的杂志只有同济有,华东院、民用院都没有。因为像冯纪忠、黄作燊这些老师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有眼光,一定要有杂志。当时的资料室在文远楼的四楼,我们设计院在一楼,二楼是教研室,三楼是建工系的办公室,四楼很小的一块是资料室。同学自己不可以去看,老师可以临时借出来。大多数都是外国的,英文、德文的都有。

华:所有同学都可以看到这些杂志吗?

赵:

可以,但是要按照你负责的这一块。你负责观众厅,就主要看观众厅,当然其他同学也看,可能就是看舞台,还有就是看它整个的造型、前厅,等等。杂志大家都可以看,但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