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县城西北凤凰山,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从唐宋至明清年间,这里先后出过举人28人(其中武举22人)、恩贡52人、拔贡39人、副贡12人、岁贡人、廪贡14人。恭城人很早就有在凤凰山下建文庙祭拜孔夫子的习惯。
到了清道光二十二年(年),有乡绅认为原庙室规模太小,出不了状元。于是官府派王雁洲、莫励堂两位举人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庙,以山东曲阜孔庙为蓝本设计图纸,并筹集巨款,从广东、湖南等地请来工匠重建,历时两年余始告竣工,成为了过去和现在广西最大的孔庙。
咸丰四年(年)毁于兵燹,咸丰十一年(年)重新修复。文献资料介绍说,恭城孔庙始建于公元年,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恭城孔庙座北朝南,南偏东6度,俯视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层布置,显得庄严肃穆。顺地势由前到后逐步升高,采用孔庙典型的严格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庙宽34米、总深91.8米。
恭城孔庙入口广场在最南端,由砖砌影壁及五开间棂星门围成。左右各开厢门,左边称礼门、右边称义路,门外立石碑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气势颇雄伟。
过棂星门,设半月形泮池(又名“月池”)正中架状元桥,左右布置厢房及放石碑的半壁亭,形成进入大门大成门的过渡空间。进大成门,始为庙宇的主殿及主庭院。大成门左右各连-厢房,左为乡贤祠,右为名宦祠。主殿大成殿立于青石须弥座台基上,由宽2.2米的大石阶而上,石阶中间宽1米的石带雕刻祥龙卧云图案。殿为矩形平面,面宽共20.5米、进深14.3米、四面檐廊。二层,底层高8.5米、二层连屋顶高6.7米。
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屋顶,正脊为彩色琉璃二龙戏珠及成组的戏剧人物,屋顶上装饰了琳琅满目的螯鱼、麒麟、宝瓶、彩珠等。室内粱枋彩绘、门窗及隔扇雕刻等采用了祥龙彩凤、花鸟虫鱼等多种图案,显得绚丽多彩,富丽堂皇。殿前左右各三开间的庑殿,殿后为一层规模较小的崇圣祠。大成殿的构架采用了整条的石柱作檐柱,殿内四根金柱为直径42厘米高达13米的木柱。恭城文庙因结合地势由低到高布置建筑群,青山绿水的环境衬托出这组金壁辉煌的建筑,气势非凡,格外壮观。庙中龙背形山墙及华丽的屋脊装饰,各种丰富而细致的雕饰彩绘,使人明显感受到有别于北方或中原孔庙的某些岭南古典建筑传统风格。
拾级而上,即到大成门,原门头高悬“大成门”竖匾一块,还挂有清代皇帝御笔题辞匾八块,历经兵燹,不复存在。大成门东间有“乡贤祠”,西间是“名宦祠”。再序进为东西两庑和“昭文楼”、“尊经阁”。拾级再上,是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殿内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神龛雕有千姿百态、大小各异的云龙一百零八条(大的九条、小的九十九条)。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十二哲”神位。
大成殿是全庙的精华所在,面宽五间,纵深三间。殿前大门十四扇,门头高悬“大成殿”竖匾,正中挂有赤地金书“万世师表”御书匾一块。屋面双重飞檐,凌空高翘,为重檐歇山顶式,八只铜风铃高吊两层四角,该庙脊山均为着釉烧陶,色彩缤纷,门窗檐板缕空雕花,珍禽异兽,活灵活现。
恭城孔庙建筑的结构技巧和造型风格,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年2月26日被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与您的作品有雷同之处,请留言以便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