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水桥北为弘道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年),原门三间,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永乐十三年(年)后成为二门。
明弘治年间重修孔庙时,改建为五间,石柱木构。清初名“天阶门”,雍正八年(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此门高9.92米,长17.28米,宽8.96米。阔五间,深2间,3门,单檐歇山顶,灰瓦绿边,七檩三柱分心式木架,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拱。梁枋肥宽,平板枋高狭,均呈清代特点,只有外檐八角石柱侧角升起,当是明代遗物。
道门下原有石碑两幢,东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历史沿革概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西碑是元代“处士王先生墓志铭”,颇有书法价值。二碑发现于曲阜城东旧县村,后移入孔庙。现移至于汉魏碑刻馆保存展览。
“弘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原意为人能弘道,说人能指挥创造一切,非道弘人,并不是一切指挥人,这是赞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总结阐发前人之道而成为圣人。
雍正借“弘道”二字,赞扬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集先圣先王之大成,成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
另有一层意思是说人们要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门,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才将是前途无量。孔子认为,人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能主动地、逐渐地认识原来未被人知的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是之谓“人能弘道”;而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原理是无意识的客观存在,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它只是被动的被感知,被感知得多少,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的程度,是之谓“非道弘人”。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观点,反映了他的人本思想,具有唯物辩证的成分。
福建省尤溪县城有一个叫“半亩方塘”的地方,这里桃红柳绿,景色宜人,桃柳丛中有一座小楼,相传朱熹童年就在这里读书。
据说朱熹六岁仲春时节的一天清晨,朱松(朱熹之父)推开西厢的窗户,深深地被满园春色所吸引,便嘱朱熹抄写唐李白的诗《赠汪伦》,当时朱熹又小又调皮。他写字时心里寻思着:桃花正在盛开呢,我却在这写诗,真没意思。还不如去看桃花呢。
由于朱熹无意间的粗心,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桃”字写成了“挑”字,写好之后拿给了父亲眉批(检查),朱松一眼看出他写的错字,严肃地教育朱熹说:“心正字则正,心不正则字不正。”并当场将诗词大意讲给朱熹听。
朱熹不仅很受感动,还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立即主动向父亲请求重写一千个“桃”字。这时窗外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把满园的桃花都打落在地。而朱熹不为外界所干扰,仍专心致志地在抄写。朱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上苍,当朱熹一千个桃字写好之后,风雨已经停了,阳光明媚。满园的桃花又重新盛开了。
自此,半亩方塘二度桃的故事就在尤溪一带流传开了。后来,这个故事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对尤溪的莘莘学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