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听新洲,品味问津书院的千年之韵西部

问津书院,坐落于大别山南麓脚下、新洲区东部旧街的孔子河村,被地人称为“孔庙”,湖北省唯一的孔子遗迹,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孔子使子路问津”典故而命名的书院,也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最古老的“大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问津书院因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因而,新洲区就有了一连串跟孔子有关的地名,如孔子河村、孔子河、孔子山、问津碑、孔叹桥、孔子坐石、讲经台、回车埠、研墨池、长沮冲、桀溺畈等。

(一)执辔问津,万古斯文于此盛

书院,始于唐代,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其历史渊源同历史尊孔、崇孔紧密相连。在唐代,书院是藏书、校书的场所,相当于图书馆或博物馆,而书院也起源于私人讲学,至此书院具备了承载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问津书院的前身为孔庙。相传西汉时期(公元前),治所庶民在孔子山附近耕田时,掘出一块上书“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的秦隶石碑,刘安得知后十分重视,命人在发现石碑处建亭,将石碑立于亭内,并在孔子山傍孔子河滨修建孔庙,设私学、著书立说,时有伏生、申公、夏侯、欧阳等学者常聚于此。

唐会昌二年(公元年),著名诗人杜牧时任黄州刺史,改建孔庙,命庙名为文宣庙,后大兴庙学,并设立学宫兴学教士,弟子数百人,一时“家循孔教,人诵儒书”,孔庙也因此成为湖北乃至全国最早的书院。

南宋年(度宗十年),湖广儒学提举龙仁夫,在孔庙旁筑室立院讲学,时称“孔子山庙学”,也称龙仁夫书院。

明代是问津书院的辉煌时期,大批名儒前来讲学,盛况空前,书院讲学,于斯为盛。

(二)几经战火,文章礼乐衍千年

一个朝代的终结,必然是以战争的形态来挥手告别。一个朝代的开始和继续,也必然离不开文化的穿针引线。

元末明初,朱元璋在新洲打败陈友谅,孔庙书院一度毁于战火,后经地方官吏儒士多次小规模复修。明朝结束了元末以来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经济得以复苏和发展,政治和社会相对稳定,朝廷提出了“世治宜用文”的文教政策,书院作为与民间,特别是知识阶层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化教育机构,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激烈斗争中,获得了新的发展。

明神宗年间重修庙院时,湖广巡抚熊尚文捐资为庙院命名,并撰书“问津书院”匾额,“问津书院”至此正式定名。

在明朝,尚书耿定向、御史舒山、湖广巡抚熊尚文等高官鼎力相助,两次大规模复建书院。

明弘治至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王阳明多次来书院会讲,使庙院讲学宗风为之一变,其“陆王心学”成为庙院讲学最大门派,百年不衰。

到了清代,书院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空前活跃,人们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空前热情。清代皇帝也关心书院发展,命督府、学政慎选山长,奖励成绩卓著者,要求加强对书院的管理。问津书院在康熙年间得到修复和扩建,咸丰初年第三次遭战火破坏,但在同治、光绪年间又得到修复和扩建。清代的问津书院,先后登坛讲学的名儒达百余人,多为天南海北的客籍大儒。

问津书院,被誉为孕育鄂东文人的摇篮,历朝出自问津书院的举人、进士、名儒、要吏不计其数。数百年间,儒士们师承渊源,学派分宗,各自立说,众家争鸣,繁华纷呈。康熙、嘉庆皇帝还分别御赐有“万世师表”和“圣集大成”匾额,使得问津书院声播海内。

两千年来,历代鸿儒在书院中教书读书,风景和书香交相辉映。

(三)如今的问津书院

两千年后的今天,问津书院,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传播国学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基地,集文化熏陶、理想教育、人格培养为一体的文化教育阵地,书院精神在推动儒学复兴、弘扬传统文化中薪火相传,焕发出新的生机。

-END-

编辑:明婷婷

初审:蒋成凤

来源:紫薇都市田园、综合整理

终审:武汉市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来源:文旅新洲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