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大留余之风与曲阜孔庙雍正笔记康家

甘露聚糖肽说明书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292.html

王伯大(约-)字幼学,号留耕,长溪县(今福建省霞浦县)赤岸人。他撰写了《四留铭》:“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四留铭》又称《留余铭》,蕴含着中国古代处世哲学,凝聚着儒家文化的精粹。宁德电视台曾以《天下“留余”》为题拍摄纪录片获全国奖。留余之风被现代人奉为圭臬,在山东曲阜孔庙、河南巩义县康家大院、清代雍正皇帝笔记中都留下来不可磨灭的痕迹。

(一)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金丝堂后曾立四留碑(王伯大撰,孔公璜书)。据清杜诏编纂的《山东通志》第三十六卷舆图一卷中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立四留碑。《曲阜志》,碑在金丝堂后,宋王留耕撰文,学录孔公璜书。”文中王留耕,即王伯大。立碑时间记载有误,王伯大(留耕)出生于南宋后期,而大中祥符元年时为北宋。

金丝堂是孔庙中的重要建筑。公元前年,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孔子第九代孙孔鲋偷藏《尚书》《礼》《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于孔子故宅墙壁内。这些经典是用蝌蚪文写成的,其中《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到了西汉景帝三年(前年),鲁恭王刘馀扩建王宫,在拆除孔宅时才发现。传说拆墙取书时,天上有金石丝竹之声意思,故取名金丝堂。王伯大四留碑在今“鲁壁”所在处,已不存。

(二)雍正笔记

王伯大的《四留铭》广为世人传诵,最早见于元代人编撰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书中有一则故事《四留铭》:王参政伯大号留耕,尝著四留铭于座右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贴于壁间。忽一日云雾四起,霞光照天,失其书所在。此记载明显带有神话色彩。

《四留铭》列举了四种“留有余”的情形,分别指示人与自然、国家、社会、子孙后代的关系。清世宗雍正皇帝对其十分推崇,将其收录他的《悦心集》卷二中,文末短评了一句:“因自号为留耕道人。”《悦心集》是雍正帝即位前所抄录的读书笔记,内容由短文、诗赋、格言或趣事、谐语、歌诀等汇编而成。

(三)康家大院

河南巩义县康家大院最有名的就是那幅形制特别的“留余匾”,似一幅徐徐展开的书卷,又如迎风飘扬的旗帜。据说匾型上凹下凸,含有深意。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天地造化和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和后世子孙。其后还有一百多个行楷小字诠释“留余”内涵,其正文为: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时同治辛未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题。

康家大院创始人深谙留余哲学的精髓,留给后人的祖训,概括而言,就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忌盈忌满。所以康家历经十二代四百多年,富甲一方经久不衰。

(四)遗风犹存

王伯大的一生,践行留余精神,江西临江军救灾、直谏理宗皇帝等,政绩卓著,彪炳青史,《宋史》称他“立朝直谅,鲠直忠诚”。“留余”这一颇具哲学智慧的思想,也作为霞浦王家家风家训世代传承了下来。

杰出如王纯忠先生,政法学校毕业,解放前曾任霞浦县第四区(今柘荣县)区长。民国34年()拟提王纯忠任新柘荣县县长,不受,辞官回乡。见乡里民生凋敝,教育落后,便用自家水浇田置换城内土地,捐为牙城中心小学建校用地。解放后,还让他普师毕业的儿子王可福接任校长,献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

当代典型代表如王良仁先生,出生于台湾高雄,解放前夕随父回乡探亲而留在大陆。改革开放后,凭借勤奋和智慧,在经商道路上越走越好。在艰难困苦中长大的他,不忘祖训,奉行“留余”精神,富而思源,回馈桑梓。

九十年代中后期,王良仁先生事业正处开拓阶段,资金异常紧张。但他听说牙城镇中心小学筹建新教学楼,毫不犹豫地将镇中心平方米的宅基地赠予学校,以售卖宅基地换取资金。翌年起,他每年慷慨资助霞浦各级贫困学生。此后,他联络社会各界贤达,牵头成立牙城镇教育发展促进会,筹措教育基金,共同推动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王良仁先生捐出善款接近五百万元。

对宗族事业,王良仁先生(上图主祭人后边那位银发老人)亦是无比热心。霞浦赤岸王氏大宗祠(史迹纪念堂)建设过程中遇到资金问题,项目停顿。他帮忙出谋划策,多方奔走。如今大宗祠旁的那栋办公楼,就是前期王良仁先生和他侄儿王纯立先生自掏腰包所建(含楼内所有办公家具。)。套用评价赤岸王氏先人王宗已的一句话,王良仁先生“为宗族肇建千古不拔之基,功至巨也。”当然,这句话也同样可以送给所有努力为家乡家族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