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孔庙 >> 孔庙新闻 >> 官陂也有孔庙

官陂也有孔庙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起文祠得大宗,作蟹地得封墩。”这个传说,口耳相传几百年,在漳南客家地区流传甚广,在官陂镇张廖家族更是家喻户晓。我们从传说中梳理出这样的时间顺序:文祠早于大宗,大宗早于蟹地,蟹地早于封墩。

“封墩”和“蟹地”皆为张廖五世祖道文公考妣佳城。从墓碑文字看,“封墩”建于嘉靖二十年,即公元年。“蟹地”建于正德十六年,为公元年。可见“蟹地”比“封墩”早二十年。“大宗”即张氏大宗“禋成堂”,为张廖始祖正祖总祠,八闽客家名祠,著名风水宝穴“倒插金钗”,坐丙向壬兼午子辛巳辛亥分金。“大宗”比“蟹地”早建,是什么年间?无资料可以佐证。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大宗”时,作碑记云,“禋成堂”建于乾隆十四年(即公元年),明显与传说不符。近年很多文史专家莅临“禋成堂”考察,看到整个张氏大宗“禋成堂”属于明代建筑风格,上厅四石柱形状为两头小中间大圆型,俗称“框肚”型,这是明代典型风格。笔者推论“大宗”应在明朝正德十六年前,就已经建筑,或者已建上厅。这个建筑年代当在四世祖时代。理由有三:

一,三世祖永安公等四兄弟皆为粮长,统管二都税收征粮事务,从某种意义说,当官容易积累财力。

二,四世祖从族谱看有十四兄弟,具人力。

三,三世祖四兄弟皆国学生,四世祖十四兄弟也是大部分读过书,经史易学大体了解,具有弘扬祖德的意识。

乾隆十四年应属于重修或扩建,由武庠生呈公主持完成主体。

文祠比“大宗”早建,文祠在什么位置?今有无遗迹可寻?

文祠遗址在陂龙村龙甲潭自然村左边,距张廖开基祖元子公落脚地坪寨自然村不足五百米,距始祖廖公考妣墓“金鹅噇水”(即“雏子登潭”)和正祖元子公考妣墓“仙人打网”(即“掌上明珠”),不足三百米距离。背靠天虹山、大峰山、龙伞岽,左有鹰子石笔架山、二蛇山、大岽山,右有二尖山、大岭山、犁峰山。枕山面水,座北向南。今宇阁已废,只遗部分石文物。

公元二0一九年元月二十三日下午,笔者约文研会会员张信良兄在张木弹宗亲指引下,探究该了遗迹。

上面照片为文祠背靠的天虹山。

上面照片为文祠遗址,地方很宽,面积目测有千上平方。

上面照片为遗留石柱二根,幸被龙甲潭生产队作用为队址柱,免失保留。

上面照片为文祠大门的石鼓与门夹,上世纪八十年代差点被文物贩子偷掉,幸有龙甲潭村民发现,才保留下来。

上面照片为文祠保留下来部分石料。

山区客家口耳相传文祠中厅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故也称“孔庙”,是学子读书的地方。按照时间推算,张廖四世祖时代当是十四和十五世纪,比霞葛龙山书社(明天启六年,即年,理学名儒林迈佳创建。)早一百多年。这个规格,无疑是当时漳南与潮梅交界客家方言地区最大规模学府,是两省五县(诏安、云霄、平和、饶平、大埔)客家山区文人雅士集中切磋学问、交流心得的地方。这个文祠随着张廖家族扩大而事情繁杂,逐渐失去作用。张廖家族各房系都设有自己的私塾,如丹桂斋兰桂斋、学衍堂观兰堂、玉峰轩白水轩等等。私房竟争,导致大公家事业荒芜。这个敬拜孔子的最高学府,变成无人理睬。财力和文人不集中,导致文风没落。难怪张廖家族变成“尚武”,从明末至民国间只岀武官,鲜见文仕。

本文参考廖支驹辑《张廖氏上祀堂族谱》,杨彦杰主编《闽客交界的诏安》台北故宫图书馆《张廖氏族谱》影印本。

图文张半山

校对张一贵

排版张楷雄

年1月26日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