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标志郑簠书法走向成熟的作品
苏迅
苏迅,70年代生于江南小镇,壮年进城谋生,先后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从年开始文学创作,于多家报刊发表百余万字,作品被《小说月报》、《海外文摘》、《人民日报·海外版》等转载。多年从事江南文化和中国玉石文化研究,有数十万字研究论文发表,曾获省市社科奖项。现居江苏无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近日偶尔买到一本旧书,年荣宝斋出版社“美术学博士论丛”之一薛龙春教授所著《郑簠研究》,翻开一读,有了惊喜:鄙藏《郑簠法书真迹六种》册页居然是本著作很重要的论据资料。我的书法藏品,早在十多年之前竟然就在专业学术著作中反复著录了呢。
薛龙春教授《郑簠研究》认可并吸收了本人多年之前对此书法册页的价值判断:“康熙丙辰(年)郑簠北游山东、北京等地,手拓并购求汉碑,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行。”而这本册页正是这次北游期间写下的墨宝,题跋中留下了大量历史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在柳堉、朱彝尊、孔尚任等名士与郑簠的酬唱诗文中得到印证。
郑簠(——年)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是活跃于康熙年间的著名书法家。郑簠行医为生,以布衣终其一生,因此有关他的生平史料非常稀见,甚至有的研究者感叹:“很难通过他的生平史迹对其艺术历程加以阐释。”郑簠集数十年之功摩挲汉碣,最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草隶”书体,这种书体除了流美以外,还有拙、涩的成分在,并参用行书法,使笔画线条流畅、自然。清人梁巘《论书帖》说“郑簠八分书汉人,间参草法,为一时名手”正是指此。这种秀中见拙的书法在清初的书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使郑簠与金农、郑燮都成为融合碑学与帖学的早期成功典范。由于郑簠探索碑学较早,他的艺术实践给后人的启迪就具有尤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谷口始学汉碑,再从朱竹垞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阎若璩(-年)甚至称郑簠为书坛“圣人”,与顾炎武、黄宗羲等大儒并而列之。
对于郑簠书法的分期,研究者马季戈先生在《郑簠的隶书艺术及其影响》(见《书法丛刊》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顺治17年()至康熙30年()年的大致30年间,也就是郑簠38岁到69岁的这一时期,他的隶书风格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从郑簠存世作品来分析,大部分作品集中在康熙20年()到康熙30年之间,这10年是他晚年创作的鼎盛时期。自顺治17年至康熙9年的10年属于他创作早期,再后的10年是为中期,由于这两个时期存世作品罕见,因此可以将这两个时期合并为一个时期,将郑簠的艺术创作粗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存世郑簠的前期作品中较可靠的,仅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创作于顺治17年的《隶书五言诗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创作于康熙8年的《临曹全碑等卷》和康熙18年的《隶书诗扇》等十数件而已。《隶书五言诗扇》录五言诗一首,末署款:“庚子八月上澣书似伯翁先生。谷口郑簠。”此书法清劲拘谨,尚缺乏飘逸之态。《临曹全碑等卷》书写规整谨严,全系临写而非创作,虽沉贯有力,但依然没有飞动之感。
郑簠晚期书法存世较多。
《郑簠法书真迹六种》是衔接郑簠书法早期和晚期的重要物证,虽为临写而非创作,但与《隶书五言诗扇》相比,已经明显生动活泼,具有“草隶”的独特用笔方法在里面了。因此可以说此册作品是郑簠书体逐步成熟的代表作,对研究其书风流变具有很高价值。除此之外,《郑簠法书真迹六种》的更可贵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钩沉了郑簠前期使用的别号和书馆号。此册款识行书楷书俱全,可以看出郑簠的书法最初是取法帖学,而且写得一笔文征明一路的好字。由此可以更明确地看透,郑簠晚期书法是隶书中柔和行书笔意,而行书中又融合进了篆隶笔意。更主要的是,此册款识纪录了郑簠前期使用过“书痴老人”、“良常山人”(《临礼器碑》)、“退谷老人”(临大篆“吉日癸巳”)、“痴汉”(《临孔和碑》,双关)等别号,并使用过“古心堂”书馆号(临大篆“吉日癸巳”)。
第二,左证了郑簠书法取法的来源。有研究者认为郑簠为研习书法,搜罗天下汉碑,不遗余力,终于在隶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成就。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载其“家藏古碑,积有四厨,摩似殆遍。”从此册书法来看,郑簠的确对汉碑射猎甚广,而且对篆书也有研究,这在清初时期是极少见的。一般人们都认为郑簠的书法主要取法于《史晨碑》和《曹全碑》而尤得力于《曹全碑》,在此册书法中也有很好说明。
第三,弥补了郑簠交游情况和行踪无据的不足。此册书法的款识内容丰富,忠实纪录了丙辰(康熙15年)他北游的经历:小春朔日作客于金台(河北易县东南);仲秋时节道经山东曲阜游览孔庙,“摩挲汉碣,手拓数种”,临写汉碑赠送给盛斯社先生;秋末客游北京,访问孙茂叔兄弟,孙氏将家藏碑拓供他“把玩”。值得一提的是,款识中提到的孙氏兄弟的“令先君北海先生”,就是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收藏家孙承泽(-),原籍山东益都,世隶上林苑籍,实际上是个北京人,崇祯四年进士,官至刑科都给事中。1644年春李自成攻进北京,他自杀不成,即任大顺政府的防御使,又改任谏议。清兵入关,顺治元年他又当上了吏科给事中,后来历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务。仕明、投李、降清,他的经历和清初三大文人之一的龚鼎孳一样,都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清政府一度也不太相信他们,于是后来孙就“老病告休”近20年,主要著书立说和收集典籍。孙承泽在北京有好几个住处,如金鱼池、樱桃沟等都是人们熟悉的名胜。但他主要住在前门外臧家桥西,通常叫做“孙公园”。他在这里藏书很多,建有“万卷楼”,上下共14间,存放他费心收集来的书籍。丙辰年郑簠到北京的时候,孙承泽刚去世,孙氏兄弟取出藏碑让郑簠研习,所临写的这大篆“吉日癸巳”还是北宋以前拓本。可以确定,郑簠当时在曲阜和北京是见识了许多汉碑和名拓的,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实属难能可贵。可以判断,这次北游对郑簠的书体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郑簠法书真迹六种》以其内涵丰富、形式罕见、创作时期早而极具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感谢苏迅原创公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