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书法专业体系mid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原碑立于唐贞观七年(年)。碑高厘米,宽厘米,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笔法圆劲秀润,平实端庄,笔势舒展,用笔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一派平和中正气象,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仅拓数十纸赐近臣”(清杨宾《大瓢偶笔》)。据传此碑刻成之后,车马集碑下,捶拓无虚日。未几火烬毁,武周长安三年(),武则天命相王李旦重刻又毁。唐刻拓本今罕见。后唐拓本《孔子庙堂碑》流入日本,现藏日本东京三井文库。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推动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两大根本原因,二者对立而统一。传统书法以实用性为主导,艺术书法则以艺术性为主导,这是中国书法退出日常应用以后的必然结果。强调文字应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审美表达,是传统书法向艺术书法转换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未来方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