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去世。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国家将其所居之堂屋“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仅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服、礼器。其后裔在简陋的故宅中奉祀孔子,依庙建宅。孔子的嫡系长支为奉祀孔子,这算是孔府最早的起源了。当时用于祭奠孔子的地方并不是很庞大,远远没有后来的壮观,而且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还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不过西汉时,状况发生了改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地位空前提高,开始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之后历朝历代都奉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随着孔子地位越来越高,用于祭奠孔子的地方规格也在不断提高。
曹魏时期,又于之前的庙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设教讲学。北宋宋仁宗时期,开始扩建孔府,封衍圣公后,另建新第,称衍圣公府。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金朝时期,孔子后裔住宅在庙东已有“客馆”、“客位”、“斋堂”、“宅厅”、“恩庆堂”、“双桂堂”等建筑。从这可以看出规模越来越大了。而且孔子的后人有了衍圣公的爵位,这个爵位一直继承到民国。既然有爵位,国家要给衍圣公俸禄的,而且经常有其他的封赏。而孔子的后人利用这些赏赐和俸禄不断的购买其他东西,比如宅院来空大孔府,土地来收租。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诏令衍圣公设置官司署,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明朝之后的皇帝对孔府的修建可以说是越来越上心。明孝宗敕旨大修阙里孔庙和衍圣公府,由内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李东阳监工,孔府遂又改建。嘉靖在位时,为保护孔府,经十年时间建成曲阜新城,城墙高耸,外有很深的护城河,孔府、孔庙居于曲阜城中,奠定了现孔府的规模。
随着孔府的规模不断增加,孔府的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强,清朝建立后,对孔府的赏赐更是越来越多。乾隆皇帝更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孔子后代,据说前面的嫁妆已经到了山东,后面的嫁妆才刚出京城,可见,乾隆赏赐给孔府的钱财非常多。光绪时期,孔府发生大火,之后国家出现重新修复,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重建,耗银八万余两。当然,这些只是说孔府的规模,规模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代表钱财多。我们再看一下其他方面。
封建社会时期,有钱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买地,成为地主。孔府的主人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孔府的主人可以说一直热衷于购买土地。清朝初期,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土地非常多。各地的庄园田地大约在90万亩左右,肃王府这90万亩几乎占了全国土地的八百五十分之一。而孔府的土地比豪格多得多。
孔府的土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祭田,就是祭祀用的田地。这种土地是皇帝赏赐的多,主要用于维持孔府的正常生活。要知道孔府存在了两千多年,皇帝赏赐的土地是越来越多,超出我们想象。第二种就是私田,这种是孔府的人自己购买的。我们前面说过,孔府的人热衷于购买土地,土地的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经过两千多年的赏赐和购买,孔府的土地到了清朝末年达到了多万亩。这个土地的数量超过任何一家,比皇帝的土地还要多。而且这些土地很多都是免税的,可见孔府靠着这些土地积累了无数的财富。
这也难怪,为何孔府的人都想成为继承人,光是钱财这一项就让所有人项目。至于社会地位和其他好处,更是多得多。真不知道,孔子看到自己的后代这么有钱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