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漫画游名城之曲阜

我是铁妈妈,一人带俩娃。爱美食、爱写作、爱手工。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段往事,爱上一座城。

今天走进曲阜,因为那里的圣贤。

1.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圣人”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早年颇有政治抱负,但不得重用。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倡导仁、义、礼、智、信,被尊为“圣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准绳。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记录为《论语》。

孔子出生地尼山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东南方,属于泰山山脉。孔子出生地的夫子洞,建于五代后周时期的孔庙,建于宋代的尼山书院等都是必游之地。

“三孔”包括孔庙、孔府、孔林。孔庙用于祭祀孔子,气势宏伟、巨碑林立,是中国最大的祭祀庙宇。孔府建于宋代,供孔子嫡系子孙及历代衍圣公办公。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

2.历史上的曲阜

年的曲阜

西夏侯遗址位于曲阜市西夏侯村附近,发现于年,出土有大量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石器、兽骨、陶窑以及众多陶器。大汶口文化距今—年,是新石器是带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之一。

“曲阜”之名出自哪里

据“礼记”记载,西周时,周武王灭殷,把曲阜封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姬旦,国号为鲁。周武王死后,尚在襁褓中的周成王即位。周公让自己的长子伯禽担任鲁国国君,自己一心辅佐周成王。周公死后,周成王感恩周公的辅佐之恩,赐鲁国奏天子礼乐的资格。

3.孔子的后人

孔尚任是孔子第64代孙,他创作了传世剧本《桃花扇》后,在石门山隐居五年,留下了《石门山集》、《秋水亭记》等多部作品。

“让梨”的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是孔子的第20世孙。他4岁就知道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哥哥。长大后,孔融的文章气势强盛,文采斐然,他的诗歌开创了古代六言诗的先河,被曹丕尊为“建安七子”之首。

4.曲阜的奇观

夫子门前水倒流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南、北三面环山,中西部是平原地势,刚好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基本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境内14条河流,其中泗河、沂河两条河流自东向西横贯全境,形成了“夫子门前水倒流”的奇观。

东方金字塔,据记载皇帝的儿子少昊在曲阜建都,在位84年。岁去世时,葬于曲阜东方的云阳山上,即少昊陵。在现在的少昊陵内,有一座万石山,又叫寿丘,建于北宋时期,由于看上去像金字塔,又被人成为“东方金字塔”。

5.曲阜的名人

孟母:“亚圣”孟子的母亲因“教子有方”而著称。在孟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抚养长大,为了孟子能有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家。她还曾剪断自己织的布,以告诫孟子不可荒废学业。

鲁班本命公输般,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被尊为土木建筑鼻祖,木匠的“祖师爷”。

6.曲阜的习俗

孔府过春节

孔府过春节,腊八要制作腊八粥;腊月十五要立朝天杆,挂大红灯笼,用八口大锅蒸花糕、年糕、豆包等年货;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腊月二十四贴门神、门联;大年三十摆宴席,祭拜家庙;大年初一发“纸码”、放鞭炮、喝枣汤;正月十四点豆油灯;正月十五赏花炮、花船、花灯;过完十五,孔府的春节才结束。

“提灯上学”

“提灯上学”指曲阜“春节放假,元宵开学”的习俗。学生们在元宵节那天以花灯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老师则点亮花灯祝福学生学业有成。

“赶花棚”

过去,每年腊月初至腊月二十,曲阜城西的大庄都会举行盛大的花会引来许多人买花、卖花,被称为“赶花棚”。

7.曲阜的美食

糕点也分“内用”与“外用”

孔府糕点制作精良,花样繁多。用于进贡馈赠的外用糕点有用红枣、小米、芝麻加工而成的枣煎饼、形如薄纸的“缠香酥”等。内用糕点,比如喜宴用的千层糕、如意酥,寿宴用的小寿桃、寿字油糕。

“一家煮饭、十里飘香”

曲阜香稻早在殷商时期就有种植,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品是享誉全国的优质大米。

曲阜熏豆腐

曲阜熏豆腐是一道著名的孔府菜,有一种特殊的熏香味,不仅放不坏,而且久煮不烂。

爱一座城,城里有它的风景。

爱一座城,城里有它的故事。

爱曲阜城,城里有我的期待。

图片来源百度,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