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最古老的官府菜系的四菜一汤,不会

九月正是开学季节,估计很多地方的启蒙小学生,都会去当地孔庙拜拜孔老夫子。孔夫子在春秋那个年代都能活到73岁,可以想象他老人家的健康长寿,自然和科学饮食有关了。子曾经曰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见“四菜一汤”的简单饮食菜,是孔子老人家追求的那种随缘而安。

但是,孔子的后裔衍生出来的孔府菜,就要华丽太多了,“孔府宴”和“红楼宴”、“谭家菜”并称为三大官府菜,而孔府宴也是目前可以考证到的最古老的官府菜系,没有之一。自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的直系后裔就是被皇室“独宠我一人儿”。

孔子从北宋时起受封为“衍圣公”,位尊名显。尤其是自明清以来,衍圣公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仅次于宰相,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府内的饮食自然精美无匹了。

小编作为喜欢历史的吃货,不会那么简单地直接介绍下“四菜一汤”。总要说说孔府菜的来历和历史的,所以,请看我慢慢写来!

孔府菜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烹调技艺,逐渐形成一种兼容并蓄的佳肴。中国的权贵们往往喜欢跟孔府结亲,因此孔府内眷都是一些来自不同省份的皇亲国戚、金枝玉叶。如明朝权相严嵩的亲孙女,就嫁给了孔子第四十六代嫡孙孔尚贤;乾隆皇帝的爱女,嫁给第七十二代婿孙孔宪培。她们出嫁时,常从娘家带着家厨到孔府来陪嫁,所以府内名厨荟萃,南北风味杂陈,加上饮宴频繁,并继承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的饮食家训,不久后就发展出许多名菜,自成一个菜系,并分为宴席菜和家常菜两种。

在当今,想吃孔府宴,依然花费比较奢靡。不说,孔府宴里最高等的“满汉宴”,简直是国宴规格,宴上光餐具都要四百零四件,菜肴一百九十六道,根本不是咱们平民老百姓可以享用的。就是那次一等的“鱼翅四大件”和“海参三大件”,也是富贵人家的饮食。根本是和孔夫子的简单饮食思想相悖的。

孔府的家常菜,规矩没那么多,食材也没有那么高贵,但是制作还是一样的讲究,当真是印证了“三代做官,才知穿衣吃饭”的道理啊!

小编,今天带来的这个孔府菜的“四菜一汤”,却要简单很多,虽然制作依然是很讲究手法,但也是我们普罗大众可以消费的起的。好了,言归正传:“四菜一汤如下”。

第一道菜——孔门豆腐(36元)

孔门豆腐,就是熏豆腐。熏豆腐是曲阜的风味小吃,当地人将豆腐吊在松枝上,以松树锯末的微火,将豆腐两面熏成金黄,口味中有一种独特的清香,而且豆腐仍保持软嫩的口感。烧熏豆腐一菜,是以青葱、青辣椒爆炒,酌加酱油、糖调味,香辣下饭,是孔府常吃的家常小菜。

第二道菜——阳关三叠(48元)

阳关三叠,又名三层鸡塔。最外层是蛋皮,中层是鸡肉末,最里层是油菜,以锅塌的方法煎得酥、香、脆,切块食用,非常别致,索价四十八元人民币。后人为唐诗人王维所作的《渭城曲》谱为送别的曲子,名为“阳关三叠”,被孔府菜借用为菜名,因为它是以蛋皮、鸡肉、青菜叶三种食品,重叠而成菜的,多在孔府的伐行宴会中食用,以表达主人的送别情意。

第三道菜——带子上朝(98元)

带子上朝,又名“百子肉”,始于清代,来源有段典故。话说孔子后人自受封为衍圣公后,享受一品官的待遇,有携带儿女上朝的殊荣。在清光绪二十年时,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之母,带着儿媳妇进京为慈禧太后祝寿,返回曲阜后,族长摆宴接待。内厨为颂扬孔氏家族的殊荣,特以五花猪肉,内嵌莲子制成此菜,取名为“带子上朝”,寓意是孔府辈辈做官,代代上朝,永为官府门第,世袭爵位不断,寓意新颖,深得孔令贻的赏识。

此菜以火候取胜,将肉香与莲子香融为一体,酥软香甜。当真是“烂而不糜,脆而不腻,入口即化”。提醒一句,如果大家在曲阜吃不惯,肯定是大厨的火候没有掌握好。这道菜比较贵九十八元。还有另一种版本的带子上朝,在孔府宴席当中出现,是一只鸭子带一只鸽子,一大一小放入盘中,属于名贵菜了,有钱的朋友们可以去尝试一下。

第四道菜——诗礼银杏(48元)

诗礼银杏,将银杏的果实以蜜汁、桂花酱焖熟,盘有五六十颗之多,银杏酥烂,酱汁清甜,并带着淡淡的桂花香,真是道出色的甜点。据说那本就是孔府宴的大件甜菜,是专门款待贵客用的。

据说这道菜有个有趣的典故,因当初孔子教儿子孔鲤勤学诗礼的时候,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人传为佳话。后来孔子后裔自称为礼仪世家,第五十三代衍圣公在府内盖了座“诗礼堂”以资纪念。堂前有两株参天大树,高达二十米,一株为唐槐,一株为宋银杏,历经千载风霜,至今仍然枝叶繁茂。孔府每年收获银杏果实,用以做成珍馐美味,诗礼银杏因而得名。售价只有四十八元。

一道汤菜——“汤龚鸡汤”(60元)

“汤龚鸡”一菜,也就是带汤的芙蓉鸡片了。清汤中浮着雪白的鸡片,配着鲜红的胡萝卜、碧绿的菜心、乌黑的香菇,赏心悦目。

这道菜的制作似易实难,坊间的餐馆往往偷工减料难怪滋味大大不如。正宗做法是先将鸡里脊肉用清水泡白,剔去白筋,用刀背砸成细泥,挑去细筋。把肥肉膘也砸成细泥,和鸡泥拌匀在起,然后放入大碗内,先加入少许清汤,顺着一个方向搅,边搅边加入鸡蛋清,最后再加入盐、太白粉、料酒、清汤,搅成鸡茸浆。然后,锅内放入白油,烧至三四成热时,用手将鸡茸浆分次放入油内,边放边推动炒锅,待鸡片浮至油面时取出,放入开水中冲去浮油,吸去水分。最后,炒锅内留油少许,放入葱、姜爆香,随即放入鸡片、胡萝卜、冬菇、菜心等配料,倒上调好的清汤拌匀,即可上桌。

这就是小编介绍的孔府家常菜的“四菜一汤”了。这些孔府家常菜,均出自曲阜孔府对面的阙里宾舍。非酒店住客会加收10%的服务费用的,但,就是这样,小编也觉得价格是可以接受的。“四菜一汤”吃下来不会超过元,这样的消费方式,孔老夫子您也是会赞同的吧!

(文中图片有部分来自网络,有版权要求的请联系作者删除)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吃过那些孔府菜呢?不妨在讨论区留言,大家探讨一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