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邹鲁圣人之地,邹县孟子放居,你去过吗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千年邹鲁圣人之地,邹县孟子放居,你去过吗

又到了小编一日一分享的时刻,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圣人孟子的故居。继孔子之后,深刻影响儒学发展的第二个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他那里,儒家思想得到不断充实、完善,孟子也因而被誉为“亚圣”。孟子的故乡为山东邹邑,距孔子故乡曲阜南去不过十五公里。邹鲁之地向来文化昌盛、学养深厚,在这相距咫尺的两地间,竟先后诞生了两位影响巨大、深远的思想巨人,这不但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件盛事,也使得寂静的邹鲁之地成为热闹的朝圣地。

今天邹县已通京沪铁路线,南来北往的游人不断,人们可以在饱瞻孔庙盛景之后,顺路停驻邹县,领略一番亚圣故土的山川风情。邹县的车站颇有特色,小而玲珑,整洁有序,站前是一座耸立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两行楷书大字“孟子诞生地”、“孔子诞生地”,四周刻以丛丛花卉,云龙飞绕作为框饰,古色古香,气韵生华动。这遒劲的书体气势,加上孔孟本身厚重的历史分量,足以使每夏一位漫不经心的游客肃然升起无限的敬意,一欲从两千年的古城小邑中发掘其所包容的深刻文化内涵。

故既是亚圣故乡,历代君王自然要为其修庙立碑,为其陵墓筑造居游孟林,为其子孙后代盖建孟府。与孔庙的建筑群落相比,孟庙总体格局相差无多,只是规模小些罢了。这大概是封建帝王祭祀圣人固有的一套建筑程序,礼节文饰虽然烦琐,却有着相当的规束力和象征性。孔孟之光之所以泽被后代,一部分也是依靠了这些固定的庙祭仪式。在宏丽的颂诗乐章中,在香火氤氲的步步进叩中,无论君王还是平民,都集中在这里,向着文化和思想的缔造者、倡导者顶礼膜拜。

中国文化也随着这一整套的朝圣礼节而源远流长。孟庙原本位于邹县东北的孟子墓旁,由于距城中较远,不便于往来祭祀,北宋宣和年间移至邹县南门外。孟庙最初建于宋仁宗景祐四年,这是孟子开始受到重视,并加以推崇的时代。宋人推复圣学,精研儒学思想,程派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提出“四书”,《孟子》为其一。之后大理学家朱熹又作《四书集注》,为《孟子》一书的广泛流传推波助澜,孟子的地位就这样一步步得以提高充巩固。

至元代,孟子被追封为邹国亚圣公,仅次于圣人孔子了。孟庙经过了元明清各代的几十次修缮,已是重檐斗拱,殿宇森然,共有五进院落,殿虎堂阁约七十间,而苍松翠柏,掩映其中,更增加了孟庙的博大气象。穿门坊、过庭院、观殿宇、赏碑亭是游览孟庙的四部曲,各有各的雅趣,各有各的故事。匆匆掠影,如跑马观花者,只可观赏它邹鲁之的古雅幽深,难得其中三昧。倘若闲庭信步,细细游观,对了解孟子及孟学不啻于一次生动具体的教学。

亚颈门坊,对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来说,有含蓄之美,既可以起到遮挡的屏障作用,不致让后面的建筑一览无余,同时它又有着供人瞻仰和纪念的功能。孟庙的门坊大多为明清风格,其命名较孔庙有更多学问的个性色彩。如“养气门”取自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名言,“知言门”源于《孟子·公孙丑》“我知言”之句,而“继往圣”、“开来学”二门坊则体现了孟子承继孔子,开启后学的地位和贡献。每每逡巡于门坊柱下,抬眼间便是孟子的名言警句,令人不禁遐思千里,赞服孟子的宏学博治。

孟庙的庭院松柏环绕,四处流翠,不见得十分的阔大,却幽深静谧,处处显示了一种自然的古风。在第三进院“知言门”南,有一棵奇异的“柏抱槐”,古槐从柏树中穿过,却各自生长出浓密的枝叶,似一对孪生兄弟,又似恋人热情地拥抱。这两株古树至今年年吐绿,成为孟庙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位于亚圣殿学院中,也有一件自然伟力的作品,那就是“天震井”。

据闻,清康熙年间,大殿右边阶石突然塌陷,形成一口深井,人们听见惊雷轰鸣,便取名“天震井”,认为这是天公见孔子、曾参、颜回庙殿前均有一口井,为示公平,才用雷劈出孟井。其实“天震井”不过是地陷形成的“地震井”罢了,其井幽深,倒也有些神秘。孟庙的主体建筑是位于第四进院中的亚圣殿,专门供奉孟子巨身塑像,与其配享的还有孟门弟子乐正子,祭祀者一般在这里举行正式的参拜仪式。

亚圣殿坐落在宽大的台基平面上,歇山顶式,双层飞檐,绿瓦红薨,配上金色的“亚圣殿”匾额,十分壮丽。殿廊下围绕着二十八根高擎的大理石雕柱,柱底用莲花底座托出,柱身翼龙游翔,牡丹怒放,刻工精细。殿正中悬挂着清雍正、乾隆帝亲题的手书,极彰孟子继往开来之功。位于后院的孟母殿,是游人喜欢驻足流连的一大去处。倒不是庙殿的本身有什么奇特之处,而是因为孟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良母形象。

殿东侧立有一尊孟母刻像石,传为孟子亲手所刻,随母下葬,后从孟母墓中发掘而出。殿外西首则立着一块石碑,镌“母教一人”隶书大字,为民国年间立,令人立刻联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今天,孟母三迁之地均有故居遗址,为后人所建。其中凫村之孟子故居,有房三间,为翠柏环拥,环境优美,旁边有孟母桥、孟母井和孟母林,孟子能成圣人之学,孟母之功确实不可埋没。

在孟母殿和亚圣殿之间,是供奉孟子父亲孟激的启圣殿。孟子三岁时,孟激去世,其知名度远远不如孟母。启圣殿内保存了一些珍贵的石刻精品,其中秦时的《峰山碑》、汉代王莽新政的《菜子候碑》,因为年代久远、碑体古拙,为不可多得的文物遗迹。殿前东侧还有一块高的石碑《孟子圣迹图碑》,大多取材于《孟子》一书及有关孟子的史书或传闻,为明代洪武年间所刻。它真实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孟子一生大致的活动。

这篇《孟子圣迹图碑》比孔庙的《孔子圣迹图碑》年代还要早些,人们通过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纪念他。站在巨大的青色石碑前,历史仿佛也在这里凝固。它用刻刀来保留曾经有过的生命,唤起后人无穷的追思,这条条刻线不正凝注了它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么?孟子死后,其墓地一直不知葬于何处,直到北宋景祐年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才在邹县城郊四基山发现孟子墓,已经凋零破败,年久弗治。

不久,孟墓得以整治,不但配有享殿、碑林、御桥等,在方圆千亩的土地上还种了上万株松柏槐枫,春去秋来,四时常青。孟子身后历经了千年的沉寂,终于成了显学人物。其实,回顾孟子一生,为实现仁政理想,颠沛流离,连连碰壁,是根本顾不上个人的隐显沉浮的。战国时,百家竞出,孟子有纵横家的胆魄,法家的智谋深虑,凭其雄才伟略,出色的辩才,不难变通仁学德政,以求个人的仕途进阶。

但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抱着耿耿大丈夫气概的孟子是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熄灭对理想的追求的。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情况下,孟子舍鱼而取熊掌,也就代表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抛开帝王诸侯具有政治权术气味的祭祀目的,后人对孟子人格及孟学的景仰,恐怕更多地在于这股激荡天地、永世长存的浩然正气!小编的分享今天到这里结束了,希望以上内容对你了解圣人孟子有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别的问题或想法,小编欢迎大家评论。最后记得帮小编文章点赞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