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也未必知道趵突泉突字少一点,大

大明湖与趵突泉,为山东泉城济南的两大名胜。游济南,地方导游常喜欢介绍它们各有两大“错字”,即大明湖石碑上的明字多一横,城内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也少了一点。还会趣谈“趵突泉的那一点受不了泉声日夜喧闹,就跑到大明湖那里图个耳根清净去了。”

这一来,游客免不了纷纷在此合照留影,成了现代旅游的一点小噱头。为何会有如此两个“错字”?明白究竟,为自己增添点知识,也是旅游之趣。据字源学,明字多一横成“眀”,原是古代常用字,为明字最早的写法之一,并非错字,还可说是写得有学问。但“突”字上面少了一点,就确极罕见。

趵突泉的题写人胡缵宗,是明朝嘉靖年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有人认为这是他个人书法的“增减笔”之作。但所谓增减笔亦有一定规律,自有法度,不能随心所欲,率意胡为,更何况是出自一位学者书法家之手。

据记录,胡缵宗楷书以颜体为宗,尤擅擘窠大字,并精于篆书,这些书体都讲究笔笔清楚,含糊不得;况且古人写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所写必有所本,不可能有如今人天马行空般任性的“创意”。

据考证,在汉代的印章中,就有将突字上面的“穴”字去点成“冖”的例子。这种汉代刻印章用的篆书体,称为“缪篆”,因其形体讲究平方匀整,笔势常由小篆的圆匀婉转,压缩为屈曲缠绕,故往往会调整一些笔画结构,这一来,“穴”字头上的一点也就被省略。只是汉印古篆上的这种独特写法,并未普遍流传开来。如记录清代实际用字的《增广字学举隅》卷二《正讹》,就把收录的这种写法列为异体字,这也说明当时仍有人使用此字。

可见胡缵宗笔下这个与众不同的“突”字,确有其字,只是属于较罕见的异体俗写或冷门僻字而已。或因胡缵宗对古文字有深入研究,他的题字往往会有如此“好古”的倾向。

在孔子故乡曲阜孔庙的第一座石牌坊上,就有他写的另一个类似“错字”。所见,该牌坊上的“金声玉振”四字,“玉”字的一点,就从常见的右下角,提高到中间第二横右边平行的位置。

而如此写法的玉字,早在东汉《华山庙碑》及《白石神君碑》的隶书,北魏《安乐王墓志》的楷书都有;历代书法名家如赵孟的楷书、米芾与王铎的行书等作品里也有,草书更常见如此点法。在宋代《集韵》与《佩觿》与辽代《龙龛手鉴》等字书中,则把它列为篆书体或俗写别字。

可见这个所谓“错字”的写法,也是实有所本,大有来历。走入曲阜孔庙和孔府,还可见有类似“错字”出现。

如孔庙大成门内石陛东侧,有一棵传说是孔子亲手所植的古桧树,树前石碑上刻有“先师手植桧”五字,其中“植”字旁边就多了一竖。据说是古人以此来表示孔子所植之树或其萌发新枝的形状。其实这原是古代篆书“植”字的写法,后来文字演变为隶书和楷书(称为隶变和楷化),笔划改变,才将篆书字里的那一竖省去。

更有趣的是孔府大门口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下联的“章”字下面的一竖则一直通到上面。这两个“错字”,就被说成表示“富贵无头,文章通天”,形容读书的崇高。

这些“似错实非错”的名人题字,虽说其来有自,但四处题写在孔子故里,倒似乎还真有点“夫子庙前卖文章”的味道。类似“错字”,在中国许多旅游名胜都有。如杭州“花港观鱼”康熙题字的鱼字下面只有三点,山海关关匾“天下苐一关”是草头的“苐”等;也都附会出许多所谓民间传说。但只要对书法或中国文字演变稍有认识,就会知道这些写法都是早已有之,只是今人往往只看表面,还自以为是而已。

“无一字无来历”,是宋代名家黄庭坚对杜甫写诗与韩愈作文的赞美形容。

书法有法,字在自在,知其道理,就是“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