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旅游的朋友,不知道发现没,在我国各个地方的古城古镇里,都有文庙,那么,文庙到底是什么?在古代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1
文庙,又名孔庙、夫子庙等,是专门祭祀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及其文化的纪念性建筑。
我国的文庙,起源于公元前年,也就是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将孔子的三间故居改作庙堂,收藏和陈列他生前所用的“衣冠琴书车”,这也是中国第一座文庙——曲阜孔庙。
文庙的出现,恰好印证了当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已经在古代中国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庙的设立,正是为了宣扬和传承孔子的儒家思想,强化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2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设置五经博士,儒家学说很快就成为了官方主流,在当时社会上占据了正统地位。从此,祭孔活动也就受到了统治者们的高度重视,孔庙的扩建之风也随之兴起。
东汉元嘉三年(),汉桓帝下令修建曲阜孔庙,由国家管理。北魏太和十三年(),孝文帝在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第一座位于京城的皇家孔庙,引得各郡县大力修庙祭孔。
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太宗“罢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改称孔子为宣父”等一系列尊孔崇儒的措施,使得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再次占据榜首,各地建立孔庙的风气更加兴盛,这也为后来文庙发展成为儒家文明旁化的符号象征奠定了基础。
再之后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对孔子的儒家学说大力推崇,直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文庙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标配建筑,几乎各府州县都建有文庙;据记载,清末时,全国的文庙总数达到了座。文庙因此成为了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之一。
3
文庙的选址、布局、建筑风格、构造等等,甚至小到每一个图案、装饰,都有着其深刻的象征意义,体现着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
一般来说,文庙的正门称为“棂星门”,左右有“金声”“玉振”两门,内部有“大成殿”(或称“大成至圣先师庙”),以及配祀孔子的“四配”“十二哲”等。此外,在文庙的周围,一般还有“泮池”“杏林”“碑廊”等建筑。可以说,文庙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细节,都是儒家思想文化的象征。
4
太原文庙,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七年(),原址位于府治东,也就是现在的水西关。
据史料记载,太原文庙于金、明年间多次进行修缮、扩建。明万历《太原府志》、清道光《阳曲县志》中记载,在县治西有府、县两学宫并峙,宫内有府、县两文庙。府文庙建于金天会年间(-),县文庙建于金大定年间(-)。
清光绪七年(),汾河决堤,两文庙毁于大水。光绪八年(),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亲自选址,在同治三年()焚毁的崇善寺废墟之地重新修建文庙,原崇善寺部分残存建筑成为文庙古建筑群的一部分。
异地重建后的太原文庙,整体占地面积3.1万余㎡,建筑面积余㎡,建筑形制严格按照孔庙建制修建,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呈中轴线左右对称,南北纵深为三进院落。
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和名宦祠等建筑,是我省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文庙之一,也是国内存量极少的省府文庙之一。
总之,文庙不仅仅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祭祀场所,也是当下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它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几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感兴趣的朋友,下次在游览时,不妨多多留意下当地的文庙,相信你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悟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