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寺庙明代国宝铜钟刻227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历史上的金、元、明、清都将其作为都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北京遗留下大量文物古迹,除了长城、故宫等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著名景点,北京还有很多寺庙值得一游,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坐落在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的大钟寺。

据《敕建觉生寺碑文》记载,大钟寺由雍正皇帝下旨敕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年),初名觉生寺,现寺庙山门上方的“敕建觉生寺”匾额,由雍正皇帝御笔亲书。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赴觉生寺祈雨,后又将万寿寺内举世闻名的明代“永乐大钟”移至此地,觉生寺也逐渐被百姓称为大钟寺。

随着清朝的没落,大钟寺也从皇家寺院成为民俗庙会的举办地。当时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寺庙内香火缭绕,钟鼓齐鸣,游人多为慕名永乐大钟而来,其况之盛,驰名京城。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寺内僧人数量减少,大钟寺也日渐凋敝。年,大钟寺被辟为古钟博物馆,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以古钟收藏、研究、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

大钟寺占地面积平方米,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大钟楼和东西翼楼等建筑组成,如今殿堂里已经没有佛像,只有古今中外的钟铃藏品多件。坐落在巨大青石台基之上的大钟楼,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是寺内最具特色的核心建筑,门楣上方的“华严觉海”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

永乐大钟,又称华严钟,通高6.75米,重约46吨,采用无模铸造法一次铸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和世界最大的佛钟,因铸制于明永乐年间(约年——年)而得名,素有“国宝”、“钟王”之美誉。值得一提的是,永乐大钟自年从万寿寺移至大钟寺钟楼后,一直没再搬动过。

永乐大钟虽重达46吨,却仅靠八根木质盘龙柱支撑,钟下的青石台基上砌有深70厘米、直径4米的八角形散音池,这样的设计既可减低钟架的高度,又能产生很好的共鸣作用。据《长安客话》记载“(永乐大钟)声闻数十里”,据说钟声南可达月坛,东可到孔庙,北可传到六环以外,钟声悠扬悦耳。

铜钟的内外,还铸满了明代书法家沈度的22.7万字佛教经文,被认证为世界上铸有文字最多的大钟。此外,《大英百科全书》也将永乐大钟排在了世界著名大钟的前列。每年元旦跨年夜零时,大钟寺都会准时鸣钟响,为人们送去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

在中国文化里,钟可以算是最古老、也是最结实的遗存。在悬挂永乐大钟的大钟楼东面庭院里,陈列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宋、元、明、清代古钟40余口,其中最早的一口钟为宋朝熙宁年间铸造,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冶炼和制钟技术。

如今,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已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吸引游人,山门外增设了供游人敲击祈福的铜钟,每天10:00和14:00还有两场免费讲解。此外,每年春节期间,博物馆还会举办热闹的庙会,成为市民和游客节假日游玩娱乐的好去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