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闺人未识关于泾阳文庙的记忆

西安城北,一步跨上塬,极目北望,见山脉温柔起伏。老人称这些山包为“北山”,北山不像南山那么俊俏,也没有南山植物茂密,多的是古朴和稳重。

稳重而古朴的北山下,一马平川,自古为京畿长安的粮仓和防守地。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西安城南是富庶的地方,北郊稍逊于南郊。其实,在古代,西安城北一直到北山下,人口密度及富庶程度都是南边所不可比的!

北山下有县城叫“泾阳”,泾阳在泾河之北所以称“阳”(古时山之南水之北为“阳”)。《诗经小雅六月》“玁狁(读pínyǔn)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是泾阳的最早出处。据《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载,设县时间在战国晚期,也就是说泾阳县城已有余年历史了。

但这还不为早,泾阳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先民大规模生产和劳作了。为什么如此早,据科研得出,泾阳在过去要比现在湿润,而当时的西安城南却是类似“沼泽”的存在,所以泾河和冶峪河间的土台原就成了新石器时期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最佳地,这就是泾阳人文及历史深厚的根源。

之后,泾阳又作为粮仓而存在,有粮必有上层建筑,因而人物层出不穷,近代的于右任祖籍就是泾阳的,吴宓,安吴家族,现代的李若冰、雷抒雁、白描等都是泾阳人。

于是我想:这样的地方,它历史的记忆体——博物馆必也不同。

去一个地方旅游,喜欢先逛它的博物馆。博物馆往往是地方旅游的提纲,也是展现“家底”的地方。

泾阳博物馆在泾阳文庙里。它的历史比较悠久,据记载宋代以前已经有了。明嘉靖年间毁于地震,知县钟岱重修,明万历、崇祯和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都曾对文庙进行过修葺。

同治年间年,关中回乱,文庙被毁,年,知县黄傅绅筹资重修大成殿,年,泾阳安吴的吴周氏周莹捐款白银四万两重修孔庙。现在所留戟门,乐房,东西庑殿和大成殿等。

泾阳文庙座北朝南为严格的轴对称图形,两进院落结构完整严谨,屋脊花木浮雕栩栩如生,雕刻十分精致,据记载周莹当时捐款修建时要求按照曲阜孔庙礼仪标准进行。从目前所留建筑物来看,确实能感觉到儒家在礼仪上的严谨。解放后,由于物资匮乏,文庙曾作为学校而存在,后又被作为粮站和农机公司使用,这样也好,在那个运动年代让它免于被毁。

现在,泾阳文庙是作为泾阳县博物馆存在的。在泾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它集中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泾阳出土的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极其珍贵。青铜器、众多墓志铭及史前化石林林总总,密密麻麻,文物多到无法全部收入专业场馆,无奈很多石刻只能露天陈列。旁边几个外地游客说,这要是放到外省,都是要“敬着供着”的宝贝。另一个做向导的本地朋友说:这样也好,给你提供了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再过几年,真正敬起来供起来时,你可以装逼的说当年你摸过它。

这就是泾阳,这就是关中,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地方。我们在西安玩时,它的很多景点在全国的名声已经很大了,但周围城市或者县还有更多深埋在坊间的文物古迹,任何一件都不一般,都有故事!祝福,泾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