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拂晓报」
文明传续,守住文化的一盏灯,方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处古建筑,一件文物,一段戏曲,抑或是匠人匠心执着巧思的一种工艺……非遗文化的光芒无不熠熠生辉。凝望远去背影,倾听现实回声,聚集飘零记忆,追寻激荡岁月,审视宿州文化演进,不得不说的话题即是宿州学宫的前世今生。
当下的宿城,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常以年轻的面貌示人。实际上,它还收藏着许多时光印记。处在现今繁华地段胜利东路号的宿州第一小学本部校院,就是城中唯一存留至今的古学宫—宿州学宫建筑故地。据明·嘉靖《宿州志》和清·光绪《宿州志》载,它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一年(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年仲夏,在埇桥区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宿州学宫大成殿落成的碑记中,有如下记载:“唯今宿州一小本部校院,乃古之学宫旧址焉;其学宫主体建筑,乃大成殿焉。学宫亦称孔庙、文庙、儒学、州学、黉(hong)学,既传道授业解惑,又祭孔子及其先贤。”这就把古学宫的方位、称谓、功用,简明扼要地作了标注。
宿州文化这盏灯,从多年前小山口、古台寺先祖农耕文化燃起,春秋诸子百家、两汉文化、隋唐宋文化,不绝如续;宋辽对垒,宋金大战,蒙古铁骑,灭辽灭宋,宿地属百战之道,但世人仍“喜学问,从教化,虽兵革之余犹有是心。”元世祖忽必烈定鼎北京,取名大元。马上夺天下,马下治天下,为巩固政权,稳固统治,便力推汉文化,这也就促进了宿州儒学的再度兴盛。
元代至元十一年,州吏主持始建宿州文庙,开启庙学,使宿州更多莘莘学子有了自己的学宫,可上州学。据至元二十九年冬胡只遹(yu)撰《新建宿州文庙记》载:“庙学自创始至落成,始终六年。”坐北朝南,正南有红墙,上书“万仭宫墙”,这是孔庙特色之一,取自《论语》所载子贡曰:“夫子之墙数仭,不得其门而入。”形容孔子学识高深渊博。自万仭宫墙转角向西为黉门,进入此门即标志进入这座儒家学堂。再经此门入内,即到棂星门、泮池,棂星门也是孔庙的必备建筑。再往前即见大成门,入大成门便见大成殿。殿内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左右神龛奉祀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与十二哲牌位,上悬“有教无类”黑底金字匾额,其上是凸起向上的八角藻井,华丽壮观。每逢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典,祭典仪式按程序一丝不苟进行,不设座位,所有人都站立祭祀,以示尊崇。大成殿是学宫之魂,学宫环大成殿而璀璨。
新旧更迭,世事沧桑。宿州学宫屡经战乱,几废几兴,屡毁屡建,文脉不断。元灭明兴,明代余鍧(hong)《新迁泮池事略》载:“学宫之南为文华巷,先政者之开拓也。其地宽平,通河南街,直抵南城下。有积水,类墨池,上有雉堞,类笔峰。请迁于此何如?……乃命工伐石于北山,陶甓于关东,凿地为池,规如半壁,仿古制也。……池之南,建桥门一座,左右翼以耳门。”其学宫外左右青龙白虎之巷亦起于此时,现“白虎”远去,“青龙”仍在。明宣德七年(年),民国二十四年(年),均进行过重修,加之年重修大成殿,数通碑记明载,故今轨迹可寻。大成殿旁的古槐,有生命、有灵性,慈眉善目,宽厚包容,记录了这里每个学子的成长和历史的变迁,今天依然老而弥坚,精神焕发,坚持守望着这方宝地。
学宫的几处重要建筑,文人雅士曾题楹联点赞,既画龙点睛、富有文化内涵,又为学宫增光添彩。题大成殿联曰:道若江河,泗水文章流万代;圣如日月,杏坛礼乐耀千秋。又题曰:瞻仰素王,夫子贤于尧舜远;祀崇至圣,先师德共天地参。再题:先学先知,为万古、伦常之极;至成至圣,与两间、造化同流。东西牌坊,原在棂星门外跨街而建,东西各一座,题联曰: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题棂星门联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戟门,即孔庙正门,在泮池后,门楣原有明末史可法手书的“乐六经”三字石刻横匾。门西墙原上嵌有明代杨继盛(椒山)手书诗碑石刻,现存市文物管理所院内。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文化灯火,永照后人。宿州学宫,既往惠我实多,嗣后润我久远,目前已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宿州一小,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为学为事为人相统一,立德树人大目标,教师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新时代的宿州一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期盼中,如今也拥有了更为硬核的内涵、更为可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