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唯一一位非孔门亲传而享祀孔庙之人,其

“百年花鸟春风梦,不是钱塘是汴梁”。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当中,汉唐之风成功塑造了我国人民的风骨和气质。时至今日,走在大街上还能看到身着汉服、唐装的年轻人。

在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相继出现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脍炙人口的题材作品,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当代劳动人民生活现状和艺术追求,引人入胜。

不过在思想史上,除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后产生的“孔孟之道”一直被后世封为正统以外,其他大部分学说都在民间散佚。而儒家学说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到了宋朝以后,出现了我国经济、文化处于巅峰的时期。在这基础上,一位集百家之所长的“大家”——朱熹悄然而生。

朱熹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师承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灏三传弟子的朱熹,与孔门弟子并无太多渊源。公元年朱熹出生于“南溪书院”,18岁时,考中进士,后来开始步入仕途。早年也是主张抗金的“积极分子”,中年以后则逐渐变为“保守态度”,晚年到了66岁,“落职罢祠”。

朱熹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更是被元、明、清三代指定为“官方必考教材”,而他的思想更是成为三代王朝的正统“哲学”,深深影响后世几百年。正因为如此,朱熹也成为孔庙当中,第一位不是孔门亲传弟子,而尊称为“孔门十二哲”的圣贤。

“孔门十哲”

其实,朱熹在接受师傅李侗的教导时,就已经得到了“二程”的真传。后来又广泛地吸收前辈“周敦颐”、“张载”等人的学说,成为北宋以来,第一位“理学集大成者”。进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也因此成为对后面三代王朝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4岁那年,朱熹担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在给宋宁宗讲授大学时,反复强调以上“17字”所蕴含的奥义,希望宁宗能够通过德行来制约君权。

却不料因此得罪了宁宗和宠臣韩侂胄的不满,于是被宁宗所罢免。两年以后,朝中权贵广泛罗织朱熹“十大罪状”,成功地对“理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熹门人里有被流放的,有被监禁的。69岁的朱熹疾病缠身,深感不详,于是加紧时间著书立说。果然不出所料,一年以后,朱熹足疾复发,双目失明。于是夜以继日地将自己的著作汇编成集,以慰后人。

不久之后,这位生前备受推崇的“理学大家”与世长辞,在众信徒的拥簇下,葬于“黄坑大林谷”。直到宋理宗继位后,朱熹才被追赠为“太师”、封为“信国公”、“徽国公”。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在很多方面都广有建树,在理学上,他主张“义理之学”:主要包含“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人性二元论”等。后来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也是在朱熹学说基础上进行新的阐释得出的结论。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当中,详细论述了“小学、大学”教育的方法,并给出了六条“朱子读书法”。这六条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是朱熹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日还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读书方法。朱熹也因此成为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大教育家”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朱熹对科学、美学、书法等方面都有研究。以至于在他去世之后,

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还对他赞不绝口:“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毫无疑问,朱熹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他不仅博文多识,而且甘愿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为后世典范。虽然作为一名封建统治官员,但朱熹并没有将封建世俗官僚独有的残暴施加到平民百姓身上。

相反地,他敢于正面指责宋宁宗过失,不为强权、惩治贪腐、心系百姓,是一位高尚有为、正直无私的好官。也许,这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朱熹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