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那天,正好赶上了今年的博物馆日,所以很幸运的免票进去参观。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坐落在成贤街上,沿街绿树成荫,牌楼和绿色的杨树相互映衬,十分雅致。
一路上都是古色古香的味道,街上遇见了两个喇嘛,一直在用藏语交流,两人个子很高走路很快,只远远的抓拍了他们的背影。
著名的“下马碑”,碑文上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八个大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这次先逛的是孔庙,孔庙一共是三进院落,始建于元大德六年,进入第一层先师门,先看到的是一尊孔子像:
第一进院落大成门前有元文宗加封孔子的父母、夫人及颜曾子、子思子、孟子的“四子碑”:
第一进院落内,还有一处碑林。元、明、清三代的读书人,凡中了举人的就在此立一块石碑,张居正、刘墉、纪晓岚的名字都刻在石碑上。
这些散落的宫殿内大多是清朝皇帝给自己歌功颂德的石碑。
进入大成门后,就能看到壮观的大成殿了。
大成殿在光绪年间从7间扩建为9间,但是两边只各伸出了半间,所以实际上规制要比皇家略低一等。但是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殿内金砖铺地。殿中供奉着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
十二哲即孔子的十二位学生,四配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和曾参,孔子的孙子孔伋,以及亚圣孟子。
大成殿左右各伸出半间孔庙里的古代官德文化展,有几处很有意思。比如明朝谢环画的这幅《杏园雅集图》,画上右上角的棕红色器皿很像是古人装腌菜、肉酱的“豆”,古代生活的真实感跃然纸上。
清朝官帽花翎旁的圆柱形佩玉也有不一样的式样。
两个青铜酒杯展品,不知为什么,总感觉这两个杯子透出一种舞蹈的律动美感。
孔庙内还有很多元朝时种下的柏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柏树的树龄已近年。
就在穿过孔庙去国子监的路上,遇见了一棵“柏上桑”,这棵树本来是柏树,后来树干中空,内部竟然长出了一棵桑树,去世正值春天,紫黑色的桑葚洒落了一地。
孔庙里有直接通往国子监的路,太学门是国子监的第二层门。
进入太学门后,可以看到漂亮华美的琉璃牌坊。
再往里就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辟雍殿了。
辟雍殿内设有皇帝宝座,此处也是供皇帝亲临国子监讲学的所在。
国子监博物馆里详细展示出了清代国子监的官职体系,明清时国子监太学学生的来源,以及学成之后的去处。
好玩的是,在这里还看到了一张古代考科举时的准考证,为了防止替考情况的发生,古代科举准考证上会注明考生的特点。
另外还有明代仅存的一例状元卷,卷子里画了许多红色圆圈,是读卷大臣评卷时所用的记号,表示“优”的意思。
科举考试时的夹带也很有趣味,有丝质和纸质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字写的非常小,写的人也一定花了好大的一番功夫。
临走时,特意去看了国子监第一任祭酒(校长)许衡当年手植的一棵槐树,历经七百年风雨,至今仍然郁郁葱葱。
辛苦码长文,需要用你的支持
来回下血,~(^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