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麾下的马赵温关组合
据说民间区分四大元帅的图像长相,主要是通过其面色,马元帅白如雪,赵元帅黑如铁,关元帅赤如血,温元帅青如靛。但是本藏品是铜器,所以这个察言观色的办法就行不通了。
真武与马赵温关在文物中的体现
《道法会元》卷三十六还专门载有《清徽马、赵、温、关四帅大法》,列出了护法四圣的各字: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元帅、温琼元帅、关羽(关圣帝君)。
关元帅
本品中关元帅头戴青包巾,提手拈长髯,手持青龙偃月刀。特征显然。
关元帅,就是说的大名鼎鼎的关公。又称“荡魔真君”“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关老爷”。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因其善战忠勇义气而广为人知,初被儒家尊称义士英雄,后来佛家也纳其为伽蓝,在道教中,关羽也同样由将帅入帝王、天尊,一步步将其神化。宋元时期,关公事迹形象逐渐神化,宋徽宗有四次封关公,初封“忠惠公”,崇宁三年(年),关羽因受诏下界治理解州盐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年)加封关羽为武安王,配祀武成王姜太公;宣和五年(年)再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元时封王,即“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万历年间,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至清代,尊祟更甚,顺治皇帝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枯赞宣德关圣大帝”。关元帅既是武神,又是财神。能佑科举,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法力无边。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曰:“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本朝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在道教系统中,关羽由武将入帝王、天尊,地位日益尊贵神化。宋崇宁年间,关羽因受诏下界治理解州盐池,得封“崇宁真君”。南宋宣和年间又封武安王,配祀武成王姜太公。元时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万历年间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顺治皇帝封其“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枯赞宣德关圣大帝”。关元帅既是武神,又是财神。能佑科举,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法力无边。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曰:“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本朝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南宋《道子墨宝》中的关元帅
金代《义勇武安王》题记印画(西夏黑水城出土)
明代商喜《关羽擒将图》故宫藏
赵元帅
本品中赵元帅手持银鞭,头戴幞头,浑身披挂。
赵元帅即常说的玄坛赵公明元帅,赵公明元帅,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全称“金轮如意正一龙虎玄坛赵真君”。“玄坛”指道教斋坛,故有护法之意,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利市大吉。赵公元帅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搜神记》和《真诰》等,都有赵公明的神迹,但只是司土下冢中事。元明之间,赵公明元帅的神迹才有完整的记载称,赵公元帅姓赵名朗、玄朗,字公明,终南山下周至赵代村人。原是日精之一云云。
宋元之际,出现了许多供奉赵元帅的法坛,仅《道法会元》《清微玄降大法》中就载有八例,可见是影响甚广。其中有三坛供奉的赵元帅是主司财富的,其余五坛供奉的赵元帅则为战神。《道法会元》卷二三二曰:“元帅上奉天门之令,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点九州,为直殿大将军北极侍御史……祖天师修炼大丹,飞神奏帝,请威猛神吏为之守护。由是元帅上奉玉旨,充正一玄坛元帅。正则万邪不干,一则纯一不二,所以玄坛之职至重。天师飞升之后,永镇龙虎名山,厥令三元开坛传度,其趋善建功谢过之人,及冥顽不化者,皆元帅掌之。故有龙虎玄坛,实赏罚之一司。部下有八王猛将者,以应八卦也。有六毒大神者,以应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也。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以应五行。二十八将,以应二十八宿。天和地合二将,所以象天门地户之阖辟。水火二营将,所以象春生秋煞之往来。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祟,保病禳灾,元帅之功莫大焉。至如公讼冤抑,神能为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和合,但有至公至正之事,可以对神言者,祷之无不如意。”
玄坛赵大元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位列玄坛。金轮如意。黑虎吼时。天下妖魔皆丧胆。金鞭起处。世间邪魅悉潜形。受命玉帝。管理财源。统帅雷部。号令瘟火。赏善罚恶。至公至正。大悲大愿。巡查坛院。玄坛赵天君。掌理天下财源。督财府中大元帅。玄化财神天尊。
志心皈命礼。
神霄玉府,梵炁瑶宫。收金丹而避秦,持玉录而宠命。身骑黑虎,手持银鞭。驱雷掣电,斩鬼除妖。位列西坛,体用水金开道法;职司北极,镇降龙虎显神通。部领百员宿将,三界策役;权司五雷六纛,九州岛岛提点。德容忏悔,赏罚分均。大悲大愿,大圣大威。上清金轮院,正一玄坛赵天君。
玄坛赵大元帅宝诰
志心皈命礼
灵通丕演,圣德昭彰。凝形于大梵之初,显化乎无穷之世。持鞭提索,驭虎降魔。飞行三界鬼神惊,呼吸一声天地振。威光景朗,无愿而弗从;玄鉴灵明,有求而皆应。救生灵疾苦,保家国安宁。赞扬道法以无穷,坛镇玄风于水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扶天广圣,如意冲和大神君。
志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雷霆都督使。玉殿卷帘上将军,中宫金轮都总管。太乙救苦天尊旨,三天门下都城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回凶作吉,散祸消灾。正一玄坛,阐教天将。如意执法赵公明元帅,威灵显化天尊。
志心称念玄化财神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赵公元帅在南宋《道子墨宝》标题记为“都督赵元帅”赵公明头戴交脚幞头、着甲罩袍、长须髯、右手持铁鞭、左手牵铁索。这种形象,在元末编定的道经《道法会元》中,也有相应的对应文字:主帅,扶天广圣崇妙西灵玉元洞清冲和飞神真君赵元帅公明,铁色面,圆眼,胡髭髯,戴铁幞头,黄抹额,金甲皂罩抱,绿靴,右手执铁鞭,左手提铁索,有黑虎随后。
南宋《道子墨宝》中的“都督赵元帅”
明代道教水陆画《天帝图》中的赵元帅
清代年画财神上的赵公明
马元帅
本品中马元帅年轻后生样,一手月牙长枪,一手金砖。他与二郎神非常像,但是他的特点就是兵器是枪或戟,手持金砖,金砖或长方形,或三角形。
灵官马元帅也就是华光大帝,又称五显华光大帝,华光尊皇、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马王爷、马神、水草大王、水草马明王等,姓马,名灵耀,大帝之天眼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道教护法之一。
《三宝大监西洋记》中描绘马元帅的形象是:一称元帅二华光、眉生三眼照天堂。头戴攒顶帽,五金砖在神儿藏。有神咒云“火化将军变化成,头带金盔腰巩带,身穿龙袍伴帝君,奉请华光大帝君,手拈金砖报上云”,如今,常见的华光大帝形象为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左手拈金砖,右手持月牙长枪,身后站立千里眼顺风耳两位副将。也有持戟的。
《南游记》记载华光大帝曾四次显圣。第一世妙吉祥。原是佛祖座前灯火。第二世,三眼灵光天王马子贞。第三世,三眼灵光天王,灵耀。第四世,五显华光大帝萧显德。据闻,五显大帝华光天王佛在宋太祖年间,功成行满,玉皇大帝又加封五显大帝华光天王为:玉封佛中上善五显头官大帝。永镇中界,护国佑民,显化救世。
华光大帝马元帅宝诰
志心皈命礼,斗口魁神,璇玑上将。三头磊落,应三台照耀之形;九目辉华,印九斗光华之象。秉西灵之金气,足蹈白蛇;戴南极之威灵,背飞丹乌。寄化冲天风火院,专司北极号天罡。宝剑珠铃,挥霍妖魔皆绝灭;帝锺法印,行持神鬼悉皈依。随梓橦而主文衡,辅紫微而司禄命。大悲大愿,大圣大威,高上神霄,玉清尊王,混元主法元帅,玉府司命真君。光明华藏,寂道真皇。南极火犀大仙,北帝都天罡。横天威烈神王,摄魔雷令大神。掌管雷霆都司,考召捉命大将。掌管云雷雨电,纠察三界邪魔。天下都提辖,正一灵官马天君,太乙雷声不动天尊。
南宋《道子墨宝》中手持金砖的马元帅
明代水陆画中手持三角金砖马元帅
明代水陆画中手持金砖马天君
明代水陆画中的马元帅
明代水陆画中的马元帅
清代道教欢门吊挂片中的马元帅南京博物院花脚大仙拍摄
温元帅
本品中温元帅手持铁锏,方巾铁甲,威风凛凛。
温元帅,原名温琼,玉帝赐封的亢金大神,曾赐予”无拘霄汉”金牌一面,使他能自由出入天门,统领东岳总兵,巡查天下,为泰山神,也是传说中的东岳十太保中第一太保。所以又称“温太保”,他也是道教护法神将,为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据《三宝西洋记》说:“蓝靛包巾光满目,翡翠长袍花一簇。朱砂发梁遍通红,青面擦牙形太毒。祥云露露离天宫,狼狼牙妖精尽伏。”
温元帅宝诰
志心皈命礼
天庭上将,地府正神。道妙同人,斑竹村中施惠泽;德隆舍己,黄金阙内锡恩波。顶戴琼花天门出入,手持环锏霄汉无拘。掌九幽急取人案之典,膺五岳神宗将首之班。正炁荧煌,威灵赫奕。大英大烈,大德大仁。玉皇殿前左亢金,翊灵昭武温都统。
《青玄地雷主令温元帅变用秘法》载,温元帅青鬼面,金睛,四利牙,头戴三尖帽,红抹额,皂长袍,红锦缘,小金束带,黄勒昌,袒胸前露,金甲掩心,绿靴,手提狼牙杖,骑白马,诸将侍从。
《地祇温元帅大法》载,温元帅青面獠牙,红发赤须眉,金睛,紫方巾,簪琼花,皂袍铁甲,白汗袴,绿风带,手执铁简,部领火鸦蛮雷,寸人寸马吏兵,专职出幽入冥,袪邪辅正。
明代水陆画中元帅
虽然以上图像中的温元帅都持有狼牙棒,但是也有很多持铁锏的图像,请看下列图,你盯住蓝脸的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