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泰山脚下,是圣贤孔子正宗家庙的所在地,这恐怕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肯定有不少朋友还专程去孔府家庙参拜游览过。既然宗庙在曲阜,那么按照儒家礼教的老规矩嫡长子继承制,看守家庙的,不用问一定是孔子他老人家嫡长孙的后人。可如果突然有人告诉您,曲阜家庙里现在住的,虽然是孔氏后代,可却并不是孔子嫡传长子长孙的后人,相信很多朋友一定会大为惊讶吧,说不定还会有人以为笔者是在生病发烧开始说胡话了。
既然这么说,朋友们感到疑惑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说曲阜的孔氏家庙里,现在世居的已经不是孔子嫡长,那么孔氏嫡长又在哪里呢?关于这点,我想借用清朝的兵部尚书李之芳曾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您:“孔氏之家庙者遍行天下,唯曲阜衢州耳。”其实孔门的嫡长后人都在浙江的衢州,至于他们为何会在衢州世代生息,这就不能不提起一段发生在宋朝的风烟往事了。
公元年,也就是建炎二年,宋朝第十位,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在扬州举行祭天大典。当时的衍圣公,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奉诏伴驾陪祭。偏巧这时金兵大举南进,淮扬凶险。倒霉的宋高宗只好带着一班大臣逃命到临安(今杭州)。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孔端友护驾有功,在临安安顿下来以后,宋高宗就赐孔家在衢州建家庙。言外之意,反正整个北方也沦陷了,孔圣人又是最讲究忠君与气节的。所以您身为衍圣公,一个孔氏的嫡长传人,也就没有必要回沦陷区去面对那些金人了,还是踏踏实实留在南方伴驾吧。
正是由于高宗时,孔氏家庙的南迁,让南宋时儒学的活动中心从北方转移到了江浙一带,并逐渐向更边远的南方地区渗透,对儒学在整个南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象那个时期的大儒朱熹、陆九渊等人的治学活动,也都是以衢州为中心开展的。政治上的推崇,学术界的仰慕,再加上孔子嫡长传人的社会号召力,自然也让衢州孔庙的地位非比寻常,南宋时儒学的发展重心,也就自然而然地由北方倾斜到南方。衢州的孔府家庙中,一共沿袭传承了六代衍圣公,留在衢州的孔氏后代被人们称为孔子家庙的南宗。
等到了元朝立国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元世祖忽必烈虽然是游牧民族出身的帝王,但是也很敬重推崇孔子。忽必烈觉得,既然国都定在了北京,那么作为世袭衍圣公的孔子后人,最好是离我近一点,才能体现我尊师敬贤的帝王风范,所以这孔氏家庙怎么能留在南方呢?还是应该迁回故地曲阜去。
于是忽必烈就令孔氏南宗第53代嫡长孙孔洙,率族人从衢州北迁回曲阜奉祖。但孔洙以孝为先,不忍弃上五代衍圣公的坟墓,又不能违抗圣命。于是就回奏皇帝:自己愿将衍圣公爵位让给在曲阜的族弟。为了日后不起争端,南宗与朝廷约定:由曲阜北宗袭爵千年不易,如果日后南宗子孙为爵位挑起争端,则“置之重典,永不叙录”。
知道孔洙的决定后,忽必烈非常感动,盛赞孔洙“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之后也。”就这样,孔子世袭的爵位又从衢州,重新回到了曲阜。也正是由于南宗的礼让,孔府家庙的政治地位和民间威望又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随着时间推移,也因为北宗孔庙的日益兴盛,南宗孔庙在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被淡化,社会地位江河日下,再加上战乱的影响,到明朝的时候,几乎已同“氓庶”。
后来也有一些衢州的地方官,以维护孔子正宗嫡传血脉为由,极力上书,为南宗孔庙和孔子的嫡长血脉争取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些努力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到明朝时,也曾经恢复过南宗的爵位,但南宗在政治和民望上的影响力,却是再难以恢复到当年的盛况了。
明以后,虽然有着最为正统的血脉,但南宗的声势依然不可阻挡地日益衰微,以至于大多数后世之人,只知曲阜的北宗孔庙,而不知还有在衢州的,真正为孔氏嫡长后代的南宗孔庙,也就更加不了解孔氏南宗,曾经在历史上那么重要而辉煌地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