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林中就有两个神秘现象,即“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乌鸦不会栖息于孔林附近,更不会在孔林树木上落脚,虽然孔林草木茂密,但却从来不会有蛇虫之类出现。难道。。。。。。
原不打算去孔林的,因为买的套票中包含了孔林,为了不辜负孔方兄对我的期待,在征求了我的两个腿欧巴的同意后,步行了大概40多分钟才从孔府走到了孔林。
孔府孔庙孔林,小城曲阜旅游业的“三驾马车”。孔庙就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地方;孔府当然是孔家人“温馨的港湾”;那么孔林又是啥东东,难不成是咱们的孔老夫子吃完晚饭后消食遛弯的地方?其实,没来之前我也是棒子面煮葫芦——糊糊涂涂。后来查了某度才知道,孔林就是孔老夫子的家族墓地。
孔林很大,占地多亩;林墙周长米,坟冢10万余座,墓碑座,需要坐观光电瓶车才能看到主要的景点。这些周边密如蚂蚁的坟冢无声的见证着孔氏家族的千年兴衰。
景区内分精华的孔子墓区和面积广袤的明清墓区两大部分。坐观光车20元可绕明清墓园一圈,每到大墓前会停车半分钟,整个孔林共12万多座墓。我从清代墓区逆时针途经“孔毓圻碑亭”(67代衍圣公,据说教过清雍正帝书法,去世后雍正御赐碑亭,由工部尚书、文学家王顼龄题写碑文。红色高大的碑亭很显眼)、“孔令贻墓”(76代衍圣公,名气较大,经历清朝和民国两代,文革时被开馆批判,取出的陪葬品黄金克、碎银克、银元宝克、玛瑙玉器等84件已下落不明,尸骨被烧成骨灰。眼下重建的墓里有啥并无记载。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也是76代“令”字辈的)、“儒宗在念”牌坊(位于69代衍圣公孔广棨墓的神道前,建于清乾隆年间。神道已被改造成观光车道)、“孔尚任墓”(64代孙,家族中文采最好,在清朝文坛中举足轻重,创作《桃花扇》,但仕途不顺被罢官)、“于氏坊”(72代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合葬墓,据说于氏原是清乾隆帝之女,因满汉不能通婚,后过继给汉臣…。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孔子殁后,弟子皆建庐守墓,服丧3年,只有子贡思慕情深,又独自守墓3年。明代重建三室,立碑以志纪念。楷亭前还有一株楷树,相传是子贡亲手种植的。
实话实说,这里毕竟是墓地,所以显得阴深深的。难道乌鸦不在孔林树木上落脚真的有灵异?作为曾经的共青团员自然补血与这样的无稽之谈。经过一些专家的研究,他们发现乌鸦对于所栖之树的种类有所偏好。后世在将儒家学说奉为正统后,“三孔”不断修缮扩大,孔氏家族在扩建孔林的过程中大量种植楷树和桧柏,而这恰恰是乌鸦讨厌的树,“上不落乌鸦”也就有了解释。至于“下不招蛇”同样易于理解,孔氏家族在孔林地下埋有大量朱砂与硫磺,这些都是蛇虫最害怕的相克之物,因此孔林也就不再招蛇。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实在令人感慨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