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史并称2儒家五圣四配十二哲,为什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儒家五圣当然是指孔子、孟子等五位儒家圣人,但是为什么说从古自今被戏谑讽刺呢?而四配、十二哲传播并不广泛,又都分别是指谁人呢?大家别着急,小编马上娓娓道来。

儒学五圣

孔子(至圣)

孔子像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被人尊为至圣、素王。整理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著《论语》。

颜渊(复圣)

颜子像

即颜子,名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唐玄宗开元八年(年)被封为“亚圣”,开元二十七年(79年),封为“亚圣兖国公”,宋大中祥符二年(年),被封为“兖国公”,元至顺元年(10年),改封“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年),封为“复圣”。

曾参(宗圣)

曾子像

即曾子,孔子晚期学生之一,著《大学》、《孝经》、《曾子十篇》.孔子临终将其4岁的嫡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

唐总章元年(年),曾参被封赠“太子少保”。唐开元二十七年(79年),封为“成伯”。宋正和元年(年),封为“武城侯”。咸淳三年(年),赠“成国公”。元至顺二年(11年)封为“成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年),封为“宗圣”。

子思(述圣)

子思像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著《中庸》;并有二十三篇著作,大都亡佚。

“子思二十三篇”《汉书·艺文志》

宋徽宗崇宁元年(年)追封为“沂国公”。元至顺二年(11年),被封为“沂国述圣公”。明嘉靖九年(年),封为“述圣”。

孟轲(亚圣)

孟子像

即孟子,与弟子万章等合编《孟子》。

“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是儒学思想被公认成就仅次孔子的人,与孔子合称孔孟之道;与子思合称“思孟学派”。

北宋元丰七年(年),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年),封为“亚圣”。

因《乐经》遗失,《诗》《书》《礼》《易》《春秋》始于汉朝,称五经;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周公旦像

实际还有一位儒学圣人,他就是“元圣”周公,作为西周代政期间完成制礼作乐的贡献,是为儒学先驱,礼乐制度的奠基人。一生的功绩被概括为: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

孔庙四配

南宋咸淳三年(年),宋度宗祭祀孔子时开始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享配孔庙,称为“四配”。

依次:孔子像东为兖国公颜回(复圣)、沂国公孔伋(述圣),西为成国公曾参(宗圣)、邹国公孟轲(亚圣)

儒家十哲

唐朝开元三年(公元年),唐玄宗在祭祀孔庙时,将颜子、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十人享配孔庙称为“十哲”。

孔子曾评价弟子中优秀突出的十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儒家十二哲

孔庙大成殿内奉祀十二哲,东侧北起: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侧北起: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

清朝康熙黄帝于五十一年(年),增补朱熹为第十一哲。后人又增补有若为第十二哲。

冷嘲戏谑

古代祭祀孔子用的胙肉,是冷猪肉。历代名儒被供奉在孔庙与孔子同时受祭。在祭祀完后,这些肉就分给参祭的儒生了,这里说的嘲讽有两种。

一种是:李一氓《再论古籍和古籍整理》:“在曲阜孔庙的东西两庑里排列着以吃冷猪肉为荣的历代儒家的牌位。”

另一种:从祀的先贤和得到胙肉的儒生,就是所谓“吃冷猪肉”的,通常用来讥讽有想法的酸儒或(假)道学先生。

“其实我也不是道学先生想吃冷猪肉的人,作什么伪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感谢阅读支持,欢迎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