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近日台陆委会称“恢复部分两岸直航航点”,国台办回应重申“四要”。这也使我想起很多出行台岛的一些往事。
最近一次是疫情期间的去年再次到台湾,出发前拟了一个“想念的美食”清单——师大夜市的卤味和盐酥鸡,永康街的丰盛食堂,西门町的美观园日本料理……
师大夜市▲
去多了,自然接触了更多当地人的生活。逛商场,进超市,买便当,去诊所,还有每天的散步。通过这些日常生活接触深深体会到,女神林志玲姐姐的“嗲”,其实还真不是矫情。
女神林志玲▲
在台湾,女生嗲嗲的声音无处不在。不管是店员、导购还是护士,亦或在路边散步偶遇的大妈,声音都非常轻柔。即便是男士,说话声音也不大,语速也是慢慢的。同行的女生玛丽都觉得不好意思开口,貌似淑女的她,在这里,一开口有点急不可待,甚至有“声如洪钟”的感觉。
永康街的丰盛食堂▲
在台湾待久了,感觉这里整个生活的节奏比大陆慢了很多。
抵达台北,入住酒店后,已是傍晚,立即乘搭小黄直奔师大夜市的“大台北”卤味。店外悬挂的红灯笼,摊车上琳琅满目的食物,还有负责煮食的亲切大姐,熟悉的画面让我们有点感动,毕竟疫情打击了许多小贩,那些撑下去的,真的不容易。
西门町的美观园日本料理▲
填饱肚子后,在夜市逛了一圈,接着去买师园盐酥鸡回酒店当夜宵。
是太久没吃?怎么这么可口?好后悔没多买一些!隔天,乘高铁来到台南。出行台岛多次,台南去的次数不多,记忆里很多是台南让人舒适的慢节奏生活的场景。
台南街道风情▲
变与不变的美丽平衡
第一站就体验了台南的慢。我们到了文青街区蜗牛巷,穿梭巷弄,看见不少创意艺术装置和缤纷壁画,许多以蜗牛为主角,于是我们开始“找蜗牛”,并随着蜗牛的脚步缓缓地,细细地,品味这里的纯朴之美。
文青街区蜗牛巷▲
第二天到了正兴街,巷子和老房子充满古朴风味,还有处处可见吉祥物“正兴猫”的画报,写着“散步的人最大”“来太难就是要钻巷子啊”等有趣口号。各种潮店、手作店、咖啡馆、民宿,布置出各自特色,却也保有怀旧的气息,展现了变与不变之间美丽的平衡。
台南正兴街▲
华灯初上的神农街散发着迷人的氛围。我们错过了花灯展,但许多店仍挂着灯笼,加上石板路和两旁的老屋,让人有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错觉。
神农街的夜晚▲
安平树屋印象最深刻
台南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平树屋。树屋原是英商德记洋行的仓库,建于19世纪末,二战期间交由“大日本盐业株式会社”使用,二战结束后隶属台盐,后来荒废,榕树入侵,经年累月成了如今屋树一体的模样。
台南平安树屋▲
盘据墙面的榕树和仿佛仓库屋顶的茂密树冠,形成特有的屋树共生奇景。
让安平树屋弥漫着神秘气息。我们在咖啡馆买了饮料,在大树下的椅子上边喝边听着簌簌风声,享受被一片静美包围的惬意。
平安树屋咖啡馆▲
在熙攘中保持平静
周六下午从台南回到台北,遇上当地连假,到处都是人潮,餐馆都是人龙。想吃的那家,要等两小时,我们放弃,在附近找了另一家,也不错。另一天也是餐馆要等两三个小时的情况,我们到附近商场食阁另寻选择,吃了一顿很不错的韩餐。
台北街道▲
看台南回忆小时候住在南方的一个小镇。
有青石板路有木桥,有老街铺有地主留下的老宅改的学校,九根石头柱子上刻着九条龙的孔庙,只是我们玩游戏的地方。想起这些是因为,刚刚去过的这个城市——台南,有种相似的气息。幼时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一定很幸福,因为不管你几岁回来,老家还在。你小时候吃过的路边摊,爬过的树,都好好的在那里等你。台南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国内江南小镇▲
记起很多年前第一次到台南,只停留了一晚。
满眼看到的是天一黑店铺都已关门,街上行人寥寥,倍显萧条。除了旅馆里些许的霉味,几乎没留下其他的印象。
第一次到台南看到的街道▲
当地人介绍台南,这里除了是台湾文化的根,多年来不少在台北或国外做设计的人纷纷返回台南创作,加之台南人固执保守,很多传统文化和产业是以为继,使得这个老城除了有几分京都一般的古韵,还有了许多新意思。
台南街景▲
第一次去台南入住城中最古老的市场旁边的一家设计酒店。
这是一幢将老店翻新的房子,所有格局维持原样,用到不少旧时台南的元素。旁边的市场非常酷,里面居然完整保留了一个历时百年已弃之不用的市场,柜台、椅子、都还在,晨风微凉,老屋幽暗,一时间似乎感知老城的呼吸。
古老的佳佳市场▲
在忠义路天宫庙旁边,偶遇一家贩售帆布的小店广富号。
台南有制作帆布的传统,这家竟有几分京都一泽帆布的影子。质感和染色相当到位。店员很nice,心软到让我们不太费劲地拗到一个非卖品,还死活不肯收钱。
广富号商店▲
不远的另一家老店合成帆布更有趣,老柜子、老机器、连人——也是老的。
一楼是笑眯眯的老板亲自在接单,门口看起来年纪相当大的老阿妈在整理包袋,二楼8、9位阿姨裁布、车包,天全年无休,已经这样经营了五十几年,真是让人感动。
合成帆布▲
卫屋很难找(卫,还是写成繁体更对)。
年轻的主人原本是学服装设计,两年前租下这栋老旧的日式屋子,自己收拾打理,悉心经营成自己的皮革工作室。
卫屋的主人▲
主人喜欢收集旧物,房间里四处可见陈列得颇具形式感的物件细节。
见我们好奇,就大方地聊起来,有的是在台湾收集,有的竟从北京灯具城来。皮件基本需要预定,以小件包包为主。难得的是这么年轻,心态却非常平和及开放,是个温和细致的人。看他把庭院细心布置成枯山水的样子,可以想象他是如何沉静度过在这里的日子。
低调的门口低调的卫屋▲
循着卫屋主人的介绍,到了另一家木工工作室“木子到森”。
一样年轻的主人,简朴的屋子和作品。他收集各式各样的老木头,随性做成勺子、铅笔、灯、家具......一样大方的侃侃而谈,从一个木块开始,给我们介绍工具的使用、失败的作品,最后是怎么做成今天的样子。大学主修的是机械和模具,创作的想法以“想跟你坐在一起的椅子”、或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作品”为出发点。他说这些的时候,做平面设计的女朋友,在厨房里安静地准备招待朋友的晚餐。
卫屋主人制作的器具▲
初次去台南那一日的印象,遇到老店和新人,无一不是慢悠悠的步调。老人家几十年坚韧持久地做着同一件事,新的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细心经营。在这些人身上没有锐气,或许亦没有斗志,些许任性、更爱自己的生活,和内地一线城市的狂飙岁月迥异。那其中,我们或许可以照见十年、二十年后的自己。
木子到森工作室展品▲
看台北的热闹,让人怀念台南的恬静,但我们也在熙攘中保持自己的平静,用舒服自在的步伐吃喝玩乐。
安静的台南▲
慢游,是步伐,也是心态。年轻时去旅行,会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事情,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年纪的关系,出行的方式变得更随性。当然还是有想去的景点,想吃的美食,但不像以前那么执着或没做到就很失望。
台南一家百年老店▲
学会放慢,放松,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出行的意义,不只是看了什么和吃了什么,更珍贵的是和好友共度美好时光,收集过往美丽回忆。
《潮州舟次》-丘逢甲
抱江城郭夕阳红,百口初还五岭东。关吏钓鳌疑海客,舟人驱鳄话文公。九秋急景传风鹤,万里愁痕过雪鸿。独倚柁楼无限恨,故山回首乱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