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人之伦常;兴盛衰败,历史必然。一个家族,往往能兴盛一时,却无法传承万代。比如那些封建帝王,虽然挣得身前身后名,可到底是逃不过时代更迭,无法千秋万代。然而,有一个家族,却传承了年,依然香火兴隆。这便是孔子家族了。
孔子家族,兴于孔子。孔圣人之名,古今中外,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乃春秋时期鲁国人。在那个礼乐崩坏,诸侯纷争不断的年代,孔子创造了儒家思想,主张“仁”和“礼”,希望统治者能以“仁”和“礼”治天下,避免战乱纷争,为此,孔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自己的主张。然而,他的主张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接受。晚年,孔子致力于教育,开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他的很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值得学习,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孔子因病卒于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年4月11日),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因为那时的丧葬习俗是“墓而不坟”,所以孔子墓最初没有立碑,也没有土堆隆起,只在旁边种了几棵树作为标志。
然而,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完善,儒家思想渐渐被统治者所钟爱,地位水涨船高。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渐渐确立了正统地位,孔子也渐渐成圣。唐代时孔子被追封为“先圣”,宋代时被封为“至圣文宣王”,至清代时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圣人已经成为了万民的老师了。孔子后人也因此得到数千年的荣耀,历代封建王朝对其多有封赏,不仅孔子墓得到扩建,被称为孔林,孔庙、孔府等建筑也相继建起来,并且得到不断地维护和扩建。宋至和二年始,孔子的嫡系长孙就被封为“衍圣公”,取“繁衍圣道”之意,爵位世袭罔替,朝廷让其负责孔庙、孔林的祭祀活动。元代时衍圣公官至三品,明代被升为一品文官。这样每朝每代节节攀升,到了清代,衍圣公不仅班列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宫中御道上行走。千年兴盛荣誉,由此可见一斑。
孔林,以孔子墓为中心,东为孔子之子孔鲤墓,南为孔子之孙孔伋墓,墓葬的布局取携子抱孙形,经过后来十几代、几十代的人都葬在这一处,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墓葬群。因为历代王朝对孔子的推崇,对孔林的保护,使得这个家族墓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如今,孔林占地达多亩,林墙周长为米,坟冢有10万余座,墓碑座,古建筑间,历代石像、石仪85对,成为了这世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墓葬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的一个家族墓。
孔子思想,传承千年不断,孔林遗迹,历时千年完存,实乃奇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