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亦然。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我骄傲,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
孔子故乡,好客山东山东自古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始于春秋战国,儒圣孔子,生于曲阜,亚圣孟子,生于邹城,两地皆属济宁代管;延至今日,齐鲁大地,更是以礼服人,以儒兴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久前,笔者应当地金石拓片界朋友相邀,又一次有幸走进曲阜,算是神交已久,故地重游。真正近距离亲近三孔福地,又一次被强烈振撼。地域文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影响深远。从一个地方的文化气息,彰显这个地方的人的精神气息。
龟趺碑漫步这座国家级文化名城,走在古风古韵的大街小巷,脚步轻轻,叩问沉睡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文化发祥地,我的内心忽而兴奋,忽而凝重。兴奋是因为文化,凝重是因为历史。
至圣林曲阜作为孔子故里,儒学家乡。孔孟之道在这里孕育,《论语》、《孟子》从这里启航。这里的人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人实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里的人善于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里的人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漫步在孔府、孔庙、孔林的苍松翠柏之间,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万世师表,斯文在兹这里的商铺更具特色,随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字画铺、刻章铺、砚台铺鳞次栉比,生意兴隆;甚至小商小贩也略显风雅,颇具文人气息,支个小摊能刻章,摆张桌子可挥毫,即便席地而坐,不忘山水泼墨。
孔子之乡,礼仪之邦,来时迎,去时送文化氛围的养成,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定是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不知不觉中形成。儒学文化,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思想根深蒂固,已经融入到曲阜人的血液中,形成一种血脉传承。我羡慕这种文化氛围,与其他地区满街的炒鸡店、羊汤馆,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且令人深思。
声明:本文系《拓遍青山人未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