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
遴选“适教、乐教”的学生,前置教师教育课程,让高中生学会做“小先生”,为其今后报考师范高校并成为卓越教师打下坚实基础……嘉定区多所高中学校近日开展了年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推进系列展示活动,展现办学特色。其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独特的“师道教育”让人眼前一亮。
“世承班”的前置教师教育课程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坐落的位置很有意思——是距离嘉定孔庙最近的高中。校内河流连通孔庙泮水和汇龙潭,创办“师道教育”特色具备得天得厚的优势。
上师嘉高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更名而来,更名前已合作办学中止多年,特色发展遇到瓶颈。
自年6月,嘉定区教育局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后,学校以“师道教育”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创办市特色普通高中,一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师生活力被激发,学校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那么,什么是师道教育?
校长李元的设想是遴选“适教、乐教”的学生,编入“世承班”,前置教师教育课程,把他们培养成为“善教”的学生,为其今后报考师范高校并成为卓越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出台的《强师计划》明确指出,鼓励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等协同,开展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该校以师道教育为办学特色,可以与上师大合作、贯通育人,探索教育人才的早期培养。况且,教师职业专业性强,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养成”,甚至需要“童子功”,早发现、早培养,能培养出更多优秀教师。
但“师道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当老师吗?
在李元看来,其实学校培养的是学生的“师道素养”,无论是家国情怀、教育情怀,还是语言文字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或者道德情操、丰富学识,均符合绝大多数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具备师道素养的人,便具备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什么岗位,都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也正因此,学校对除了“世承班”以外的学生,实施师道教育特色课程,厚植“情系教育”的种子,使他们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关心、支持和重视教育事业。
双导师制、通识讲坛、书院制管理
那么,上师嘉高的“师道教育”是怎么落实的呢?
为了构建师道教育特色学校课程体系,该校打磨了涵盖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大领域、1门课程的特色课程体系。丰富而高选择性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并通过“杏坛计划”聘请36位市、区级专家带教,为40余位中青年骨干教师搭建了成长舞台。
在国家课程实施中,学校融入师道教育特色。如在教学目标中渗透教育情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创新思维等素养培育;在教学方法中采用启发式、对话式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等,引导学生“教授他人”、做“小先生”。
同时,举办“世承讲坛”通识课程,开展特色实践活动。特色实践活动包括爱心助教、心理援助和师道研学。我们除了组织学生赴上师大研学,还赴外省市研学。如今年暑假组织学生赴江西赣南研学,考察古代书院,使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师道精神,涵养教育情怀。
在管理上,学校将三个年级的“世承班”纳入“汇龙书院”,探索书院制管理模式。“古代书院克服分科弊端、注重道德养成、强调知行合一等做法依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校长李元表示,在书院中安排课程教学、自修,组织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自主管理和养成教育,营造社区化、多样化、互动性的学习生活空间,有利于资源共享、同侪互动和培养共同志趣。
此外,学校实施“双导师制”,既选任校内导师,也聘请上师大教授、区内外优秀校(园)长等作为校外导师,发挥榜样引领和协同育人作用,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特色办学激发活力,赋能师生成长
一所曾经遇到瓶颈的学校,在打造特色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活力。
最明显的,就是学生的自信心、内驱力和创造性被激发。
一年多来,学生40余人次在全国和上海市学科、科创竞赛中喜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包括全国生物学联赛三等奖、全国数学联赛上海赛区三等奖,以及上海数学建模联校活动特等奖提名和一等奖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勇同学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打破了过去上海高中化学竞赛强校垄断的局面。
教师的专业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也被激活。一年多来,教师60人次获国家、市区级奖项。师道教育强化了教师的初心使命,让教师看到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该校的特色办学也得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赞许,成为了一所嘉定家长称赞的好学校。
来源:周到上海作者:李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