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浚县,四配十二哲在文庙陪伴孔子,为什么称孔庙为文庙?(王建安摄影)
河南省浚县文庙又称“孔庙“、”文府“,年(明洪武六年)建于县衙东。明、清各有扩建,规模逐渐宏大完整。文庙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紧凑。
院正中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以及四配、十二哲诸牌位。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多座孔庙,中国国内多座,而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
“四配”是文庙受奉祀人物中仅次于孔子的人物,又称“四公”、“四圣”。他们的雕像分坐于孔子像的两侧。在“四配”后面另有雕像十二尊,称为“十二哲”,这些雕像中,除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外,都是孔子的著名弟子。
孔庙,又称夫子庙,通常称为文庙,本是纪念孔子、供后人祭祀孔子的庙宇式建筑,后来逐渐成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大部分中国人对于孔庙、文庙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二者的区别怕是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孔庙,又叫文庙。既然是供奉同一位先贤,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二者是否可以画等号?孔庙与文庙虽然同指一庙,但仍有差别,简单的来说,孔庙以供奉对象为准,凡天下供奉孔子的祠庙,无论是否合乎礼制都可以称作孔庙;文庙是合乎礼制的孔庙,必须有棂星门等一系列礼制建筑以及四配十二哲等配享从祀体系。
孔子第75代嫡孙、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祥林在所著的《世界孔子庙研究》一书中把孔庙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在(原来)国立学校里面的孔子庙,明清时期叫做文庙,是孔子庙的主体。
第二类是曲阜孔子庙,是孔子的家庙,也是国家庙宇,因为孔子的后代是代国家管理孔子庙以及祭祀孔子的。第三类是孔子纪念地建造的孔子庙。第四类是书院里面的孔子庙。第五类是世界各地的孔子后代建造的孔子家庙。
孔子又名孔丘,山东曲阜人。公元前年诞生,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巨人,中华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晚年收集古籍,著书立说,完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成为科举时代文人学子的经典教科书。他主张把教育从上流社会扩大到平民阶层,同时,对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提出了一套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