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祭祀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而清明节作为祭扫之节,是追思先辈、寄情感恩的日子,恰恰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家族的精神文化信仰。在“天地君亲师”的敬畏文化熏染下,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学观影响下,中国人树立了敬畏之心,更将对“家”的信仰深植于心。
宗祠作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祭祀建筑,是中国汉民族千百年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灿烂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宗族礼制、血缘伦理、社会教化的文化内涵。宗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凝聚作用。在清明节祭扫之日,我们不妨通过“家的信仰——清明节宗祠文化展”来深入探访中国各地的宗庙祠堂,从黄陵轩辕庙到曲阜孔庙,从成都杜甫草堂到北京太庙,在宗祠的古今变迁中,触摸中国宗祠文化的历史脉络,感知这些中国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与现代价值,开启一场华夏子孙的寻根溯源之旅。
展览主办单位绵阳市图书馆
来源:神舟共享
编辑:刘珂
◇推荐阅读
◇猜你还想看◆绵阳市图书馆年第一季度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绵阳市图书馆年清明节期间开放时间公告◆我们的节日·清明“清明祭英烈”活动◆平凡人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绿山墙的安妮》:关于成长与梦想的启蒙书
点击下方蓝色“阅读原文”观看《家的信仰——清明节宗祠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