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之为政篇二

整理丨青竹君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甲骨文的“政”表示手持棍棒或武器指挥、引导人的足走向一个方向或目标。《说文》政,正也。《易·贲卦》君子以明庶政。《左传》政以正民。可见,“政”的本义是治理国家事务,如政治、政府等;引申为国家的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如财政、邮政等。

德,甲骨文的“德”是“行”旁一“直”一“心”,指心只要按正直的准则去想做去做,就是“德”。《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易·干卦》君子进德修业。《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六德:知、仁、圣、义、中、和。故“德”的基本含义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优良准则和规范。“道”是一种极高的智慧,“德”是“道”的外显,是“道”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北辰,北极星及其附近的区域。

共,通“拱”,拱卫,围绕着的意思。

孔夫子说:统治者应当施以德政,那样他就会像北辰一样稳居其位而众星拱之,他的臣民也会紧紧地团结在他的周围。

注:参考《学而》“子禽问子贡”篇,孔夫子以德为人处世,别人包括一国君王等,就会被吸引至他的身边来问政或请教学问。一个人为人处世以德为上,那他自然会形成气场,人们自然会靠近他,围绕他,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事情良性运转,好运毕至。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它的内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是纯正无邪的。

注:《诗经》是孔夫子怀着一颗仁德之心删定的,所以具有教化人心的功用。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导向。

政:政令。

齐:约束。

刑:刑法、惩罚。

格:改正、修正自身的问题。

孔夫子说:治理臣民,如果用政令去管理他们,当有人触犯,就用刑罚来处置,这样人们虽然知道自己错了,却不会生出羞耻之心,不会主动加以改正。如果用仁德的方式去引导和教化他们,再加上礼制的约束,那如果他们犯了错,就会生出羞耻之心,会主动地朝着善的方向去修正自己。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古代有小学和大学之分,一般大约8~15岁左右读小学,15岁以上读大学。

小学以语言、文字、训诂学为主。《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宋代太学为三舍:初学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又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尚书大传》:年十三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扫洒、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大学以诗书礼乐为主要学习内容。朱熹说: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立,站立,立正,竖立起来而不倒。

惑,心疑不定,迷乱,迷惑,困惑。

知天命,是指了达了天地之道,了达了天地之德行,赞天地之化育,而不再计较个人得失,不再争于凡俗事物,而是明白了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耳顺,是一种极高级的境界,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这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执着的了,也没有什么不如意、不顺意的了,达到了“万般皆自在,万物皆仁爱”“忘我无我”的境界了。

孔夫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并致力于学习大学之道。三十岁时,通过十五年的潜心修习,我已经基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笃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修养了自己内在的愉悦和精神品质,在仁、义、礼、智、信等学问和德行方面树立起来。再过十年,四十岁时,我已经对于世事比较通透,基本没有困惑了,遇事也懂得变通或者妥协,力求圆融,不再纠缠和执着了。再过十年,我五十岁时,就达到了窥知天命、无我忘我的境界了。再然后,在我六十岁时,就悟到了“万般皆自在,万物皆仁爱”宇宙天地大德。再然后,在我七十岁时,便达到了“从心所欲,行止由心”,却仍不会产生超脱人间的规矩和礼节的行为了。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鲁桓公时,有四个儿子,长子继承了国君之位,是为鲁庄公,另外三个儿子就分成了三桓,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孟懿子是孟孙氏的第九代宗主,继承了三桓之位。

孟懿子的父亲是孟僖子,是一位尊贤好礼之人,他临死之前曾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宣于榻前,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于是,其两子拜孔子为师。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大约是因为孟懿子的父亲本身是一个德行之人)所以孔子回答说:无违。不要违背父母的志愿。

6、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樊迟,孔子72贤之一,此人较有争议,在后文《子路》“樊迟请学稼”篇将具体介绍。

樊迟正在驾车。孔子说:孟孙(指上文的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说:无违。

樊迟问:什么意思?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孝顺他们。父母去世之后,要依礼葬之,依礼祭拜之。

注:在孔子的时代,鲁国的政治情状是国君被架空,而三桓却实权在握,蠢蠢欲动,处处越礼。所以孔子对孟懿子讲的这个“无违”,意义非凡,有警醒的意味在里面,警告他不要违礼,不要越礼。

再往上追溯,鲁国是周公封地。周公是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在世之时,周公就非常孝顺,周文王去世之时,周公的哥哥周武王继位,周公开始辅佐周武王。周武王去世之时,很多人拥戴周公,但是周公并没有坐王位,而是辅佐了武王之子周成王去做君王,自己代理国政来辅佐周成王,让自己的长子伯禽去了封地,做了鲁国的第一任国君。

所以孔子说这话的深意也包括此,他要告诉孟懿子鲁国、自己的祖上是礼仪之邦,他要学周公的孝悌之道,谨尊父亲的礼之教导。

我们再联系《学而》“其为人也孝弟”篇,就会明白,孝悌是仁之本,是德、礼之本。

一个人如果是孝悌的,就不会犯上作乱,自然不会违背礼数,不会做逾矩的行为。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他也向孔夫子请教孝的问题。

孔夫子说:你要好好修行,让自己变得优秀、强大,让父母除了只会为你的身体健康而担忧之外,对于其它方面都是放心的。

8、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言偃,字子游,后世尊称言子,春秋末吴国人,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孔门十哲之一,文学科高材生。曾在奉贤(上海)广收弟子传授儒学,教化百姓,当地民智得开。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难”,指他在南方开创了孔子学说的传播。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子游问什么是孝?夫子说:今天有些人认为奉养父母,只要让父母衣食无忧了,就叫孝顺。但即便是一条狗一匹马,我们也是一样可以养活的。所谓“孝”,更重要的是要发乎内心的敬爱父母,否则,那和养宠物有什么区别呢?

注:相比于上则中夫子对于“孝”的要求,这一则的标准更高了,孝之根本,在心敬,在仁爱。

9、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见《论语》新解之《学而》篇一之“贤贤易色”一则。(点击文后链接即可)

子夏问什么是孝?夫子说:不要给父母甩脸色。难道父母有事,我们帮帮他们做点事情,吃饭的时候,先照顾着父母,这些就是孝吗?

注:联系上则,这一则仍是进一步强调知行合一,表里如一,要发自内心地敬爱父母,发自于心,宣之于行,才是真正的孝。毕竟,孝只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内心的敬爱,而只是迫于风俗公德的约束,为行孝而行孝,那也是不够的。只有心里有敬有爱了,才会在面色这样的小事、细节上做到尽善尽美,和颜悦色,和气柔顺。

10、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前~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门72贤之一。颜回13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孔子赞其颇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儒门文人学子对颜回推尊有加,尊称复圣颜子,陪祭于孔庙。

孔夫子说:我与颜回交流了一整天,他都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好像很愚笨没有听懂的样子。但是当颜回退下去以后,我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发现原来他不但听懂了,而且已经在身体躬行,甚至可以举一反三,有所发挥了。

1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以:行为。

所以:所做,所为。

由:出发点,由来,发心,动机等。

所由:指内心的想法,思想、观念等。

安:安心,安住,目的。

所安:支撑点,凭仗,让人安心的点,做事或行为的目的。

廋:sōu,隐藏,掩盖,掩饰。

孔夫子说:认知一个人的真相,首先要注意观察他的言行、所做所为;其次要注意体察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做出那些行为的逻辑和动机;然后还要思考他做那些事惰和行为的目的。如果这三点都注意到了,结合起来就可以识一个人明一个人,那么,象由心生,行为意动,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和目的,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隐藏得住呢?

注:这里夫子是要教我们学会识人、明人、察人、用人,要透过现象看清楚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言行背后的真相和本质,体现了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智慧,在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也很实用。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的,比如历史、圣贤文化等,都叫故。二是指我们已经学过的,比如以前读过的《论语》、以前学的历史和古诗等,都叫做故。

新,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没有接触过的文化,没有听过的道理等,称为新。二是指我们复习曾经已经学过的知识时,会有新的收获、新的体悟和总结,称为新。比如我们以前读过《论语》,今天再读又会有新的体悟。因为我们的思想、认知在变,我们的思维、境界和经历在变,所以即使学习曾经学过的知识,曾经背过的文字,也依然会有新的体悟,新的收获。

孔夫子说:温习旧的学问和只是,从而获得到新的收获和体悟。一个人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拥有了自学的能力,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精进自己,就可以(有资本)做老师了。

注:历代先贤无不如此:孔子学《礼》《易》《诗》《乐》而开立儒家学派;老子学《易》而做《道德经》,开立道家学派;曾子师孔而做《大学》;子思师孔、曾而做《中庸》;阳明先生遍师先贤儒、道、法、兵诸家,而讲“心学”;毛主席学习马列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体系,开创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新篇章。本篇讲的是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也是一个人要修得优秀的究竟法门——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的人,值得深思。

13、子曰:君子不器。

孔夫子说:君子,不受标签、器具等的限制。

注:本则讲的是君子修为的极高境界,不道,无名,大象无形,道生一,一生万物,自由,自在,行止由心而不逾矩,不被限制,不被定义,无色,无物,无我等,很高级。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见《论语》新解之《学而》篇一之“子禽问于子贡曰”一则。(点击文后链接)

子贡问什么是君子?

夫子说:自己要讲的话,要先做到,然后再说,这样就是君子了。

注:本则讲的是一个“信”字,儒家讲要寡言笃行,就是要少讲话,多做事,说到做到,言行合一,诚实守信,比如上文“吾与回言终日”篇,就是这一素质的最佳表现,甚至更高一重境界,做了好事,而不宣扬,是更高的境界。即《大学》里讲诚于中,形于外,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果一个人只说不做,或者常常言语冒失、夸大海口,那一是容易出现说而不做,造成言而无信的情形;二则,这就像是犯了佛家的口戒,失于庄重,变得情妇浪荡。所谓“巧言令色”,就是此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语》中,有许多人文同样的问题,比如许多人问孝,许多人问君子,许多人问政等,而孔夫子每次给出的答案都不尽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性格、行事作风、人品等都是不同的,而且请教问题的场合、时间、地点、环境、状态等都是不同的,所以孔夫子就会因材施教,给出不同的、有一定侧重点的答案。比如子贡,他本身是一个才思敏捷、口才出众的人,他问君子,那么孔夫子给出的答案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很实际了。

1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比,甲骨文会意字,表示两个人一前一后并列的样子,本义是并列,引申为紧靠,比如:比邻而居。后来经过演变,它的含义里包含了比较、较量高低、好坏的意思,比如比赛,评比等;并引申为相匹配,比如今非昔比,无与伦比等。

此处的“比”,可以理解为同类人的意思,比如相同的爱好,相同的利益等,为什么会有“比”?因为有私在,私心、私利等,这样就产生了“比”。比如亲友,朋党等。

周,甲骨文象形字,像是在一块田地上密密麻麻地种植着庄稼的样子。周的基本含义为圈子,环绕,如周围,周天等;引申含义是普遍的、全面的,如周身,周延等。

此处的“周”,可以理解为心里存着道,存着公,存在仁义等,所以就是周,有普遍,周全,周到,大同的意思。

小人,古时的小人不是贬义词,是指不懂得修身,蒙昧无知的人。

君子,则是指懂得修身、内外兼备的人。

孔夫子说:君子嘛,就是以公为先、行大道、用众心、为人民服务,否则就是小人,私心为重,结党营私,结小圈子,又爱比较,为了私利不择手段,小气巴巴的,不够大气呢。

注:此处讲的是君子的德行和境界。我们不断地修心,到了一定的境界,会发现自己的分别心在变得越来越少,会对别人一视同仁,更学会用慈悲之心平等地看待每一个生灵,而会摒弃以自己的私心和私利或者喜好来看待一个人,分别一个人。

延伸到做事中,什么是“周”呢?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不会的可以学;而不会“比”,就是挑挑拣拣,只做简单容易的,或者自己喜爱的,或者工资高的。君子风范,就是勇于接受新的事物,用于抓住新的时机,去学习,去历练,去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是自己逐渐变得完美。古代的君子,比如孔夫子,就是诗、书、礼、乐、射都很棒的,至于琴棋书画不知道,但基本的素养至少应该是有的,多才多艺,风流倜傥。

1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金文会意字,上“囟”下“心”。《说文》睿也。基本含义为用脑想,考虑,动脑筋,看得深远,深明,通达等。引申为想念。

罔,甲骨文形声字,像一张“网”捕鱼或捕鸟,“亡”表声。基本含义为蒙蔽,诬等。引申为无,没有之意。

殆,小篆形声字,“歹”表意,篆书形体像人的残骸,表示危险,多与死亡相近,“台”表音。《说文》危也。基本含义为危,如危殆等。引申为大概,几乎,如伤亡殆尽等。

孔夫子说:学习但不思考、体悟、吸收,便会陷入迷罔,不知所以,贪多嚼不烂。只一味关起门来思考、琢磨而不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则会陷入疲倦、危陷的境地。

注:参考《学而》“学而时习之”,这里讲的也是学习的必要流程,学为外,从外界吸收知识、学问,然后一定要思,要悟,要躬行,要反复应用、练习,这样才会产生属于自身的智慧,精益求精。两者互为关应,缺一不可,两者结合,学习的过程才会形成良性的进程和循环。

17、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进攻、专攻,钻研,含有主动性。

异:背离大道的,异常的。

端:某一个极端,某一端。

异端:与大道相悖的那一端,背离了道、德、仁、义、信的立场。

孔夫子说:一个人如果心术不端,不去做合道的事情,反而是大做不和大道的事情,那一定会产生祸患和危害的。

注:《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意指不懂得修身之人做事情就容易行险以徼幸,明知道这件事情不好,但是仍抱着徼幸的心理去做。那么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总有一天,会给自己、他人甚至社会带来危害和祸患。

而懂得修身之人恰恰相反,君子做事都是居易以俟命,永远不急不躁,永远固守好自己的道、德行和君子风范,把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做好。这时自然会有天命所归。我们做了多少利益他人的事,做了多少帮助他人的事,自然就会有相应的福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行大道,不走小径。

1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仲由,前~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是孔子非常喜爱器重的弟子之一,受儒家祭祀。

子路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引导,以礼教之,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是侍奉在孔夫子身边时间最长的学生,是孔子的侍卫,保护孔子的安全。子路这个人性格刚直,好勇尚武,非常讲义气。曾经孔夫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意思是如果我的道不行了,在我漂洋过海之时,可能只有子路跟随在我身边吧。所以可以看到子路对老师的忠心。

曾经孔子问志,问每个人的志向。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说希望自己有很多车马,有很多好衣服,可以与朋友共享,即使都用完了也不遗憾。由此可以看出来子路重义轻财,是一个非常仗义之人。

子路以德行、政事见称。孔子称其“千乘之国,可以治其赋也”,指子路有治理好一个千乘之国的才干。他曾经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子路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是宰,卫国发生暴乱,子路去救孔悝。因为孔夫子对于子路的性情非常了解,性格直爽,好勇又很仗义,暴乱之时还有孔夫子的另外一个弟子高柴,也在卫国。当时孔夫子就说高柴是可以回来的,子路恐怕回不来了,因为知道在发生暴乱之时,子路一定会去做救人的事情,以他的性情可能回不来了。果然,后来传来了子路在暴乱之中去世的消息,孔夫子非常伤心和痛苦。

子路在战乱之时,依然记得老师的教导:“君子死,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即使在临终之时,衣冠也要保持整齐。所以子路暴乱之中,临终之时也在整理自己的衣冠,保持自己的礼。子路就是这样一个人,非常的正直、仗义、忠心。

子路为学也很有闪光点,“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思是子路听到老师的教诲后,如果没有做到,就会担心又听到新的学问。他总是在笃行老师的教诲。本篇依旧。

女,汝,你。

孔夫子说:由呀,我教给你的学问都学会了么?来,给我讲讲你的心得,注意,知道了就是知道了,还不知道就是还不知道,我们做学问,一定要秉承一颗诚实的心,老老实实做学问,虚情假意要不得,学到多少就是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做到坚持学习,不断精进,才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获得真正的智慧哦。

注:这里讲的是我们治学应有的态度:

第一,我们常说“真知灼见”,只有真正的知道,才会产生卓越的见解,才能精准地看待事情和问题,才会产生真正的智慧。这是学习的态度,也是我们做人非常重要的态度。

比如我们对某项工作并没有认真地琢磨过,这时我们不妨坦诚地说自己不知道,接下来我们可以虚心地学习,让自己变成真知,而不要停留在听说、听闻中,既耽误自己,也让他人看不起。

第二,我们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如果我们不是真知,只是逞强说自己知道,这时我们就不会虚心地学习,就不会得到真正的知识。并且当我们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时,也一定会被人发现,一定会出丑和被人看不起。

比如很多人都说知道《论语》,认为就是之乎者也那一套,甚至说背过《论语》,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比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语句有太多人都听闻过。可是听闻就代表是真的知道吗?如果我们只是听闻,而没有钻研、学习和体悟,这时并不是真知。

第三,《中庸》讲:“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费:广大;隐:精微。意思是君子之道既广大又精微,广大到无边无际,精微到每一件细小、不易发觉的事情。即使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男男女女,也可以知道道。但如果要达到真知,那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的。

所以有不知道的事很正常,但重点是坦然的态度,虚心地学习,才能变成真知。

《论语》讲:“子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孔子去太庙,遇到每一件事情都会问。这时就有人说孔子不知礼,孔子听到后说这正是自己的礼。因为去到一个地方,有不知道的事情都会问清楚,只有问清楚才能得到真知。

所以孔夫子一直强调做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我们再延伸一下“知”,我们称之为真知或智慧。真知绝不是听闻,而是真正践行过,真正明白和体悟,才能称为真知,才能叫做智慧。

比如《论语》,只有当我们真正研究了其中的道理,并不停地用来修正自己时,才叫真知。如果我们没有用来修身和践行,只是听闻和看到,这时不是真知,亦不是智慧。

19、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颛孙师,前~?,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人,孔子晚年比较有名的弟子,长于政事,常常向孔夫子请教从政的问题,曾被封为“陈伯”“宛丘侯”“陈国公”等。

子张为人相貌堂堂,富有资质。孔夫子评价子张“师也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才思过人,但有些邪辟,喜欢文过饰非。《论语·先进》里说他“师也过,商也不及”,即认为子张性格有些过于张样,子夏有些软弱,并说“过犹不及”,认为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庸。

干:求。

禄:做官、俸禄。

阙疑:有疑惑时懂得保留,保留意见。

尤:过失。

多闻、多见:多听,多看,多学习,多学习才能见多识广。

阙殆:对应阙疑,同样是指保留疑惑。

子张向老师请教如何求得官职俸禄(如何做好官,如何治理好一方百姓等)。

孔夫子说:你要多听多看多学,有疑惑的地方要懂得保留,不要马上就产生言词或者行为,即使是自己很笃定的事情,说话行为时也要非常注意要谨慎小心,如此便可以减少自己的过失,避免让自己产生后悔。当我们为人做事少过失、少后悔的时候,俸禄自然就在其中了。

注:这里告诉我们儒家修身为本的重要性。为人处世,我们要懂得守口,守行为,多增加见识,多学习,提智慧,绝对不在情绪化、冲动的时候发生言行,少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人情练达、人际关系和谐,诸事顺遂了。

20、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孔子晚年鲁国的国君,前~年在位。哀是谥号,谥号通常是人们根据这个人生平所做的事情,给出的谥号。所以我们通过这个哀字,可以看出鲁哀公的一生。哀公在做国君的时候,政权并不在他的手上,而是握在三桓的手中。哀公好耳目之乐,是一个贪图享乐,无所做为的人。“群贤避世,群邪执政,民心厌弃”,是形容鲁哀公的几句话。因为他自己不执政,又贪图享乐,所以贤德的人都避开了,不正之人就开始执政了,百姓都非常厌烦,没有人拥护,这是哀公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哀公向孔子发出这样的提问。

何:怎么,如何。

为:做,行为。

何为:怎么做。

服:服气,信服,拥戴等。

举:推举,提倡,尊崇。

直:正的,善的,好的,对的。

错:改错,改变,矫正。

枉:坏的,恶的,错的。

哀公问孔夫子:我要怎么做,才能让百姓信服呢?

孔夫子说:如果我们推举好的,善的、正的、对的,这时百姓自然会信服和服从;反之,如果我们去推举那些不正之风,邪佞之人,那老百姓就会不服气,不服从。

注:这则也是方法论,是为政者管理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在管理中,我们可以推举、提倡优秀的品质、正能量的人等,以引导风气,引导大家努力的方向。但是一个心术不正或者无能的领导,带领出来一个风气不正的团队,就是反面的例子,这样的人和团队,也必会为大家所厌弃,最终被颠覆。也告诉我们为政者、管理者修身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的言行,就是风向标呀,就是“形象代言人”呀。

21、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季氏,三桓之一,如上则,当时在鲁国,是三桓把持朝政,国君并无实权,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三桓在越礼,越权,持身不正,狼子野心,不合乎礼。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百姓不满,管不住。于是季康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临:以上对下。

庄:庄重,慈善。

劝:劝勉。

孝:以下对上,子女对父母、臣子对君王、下位对上位称为孝。

慈:以上对下,父母对子女、君王对臣子、上位对下为慈悲、慈爱,称为慈。

季康子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百姓尊敬我、忠诚于我、并互相劝勉呢?

孔夫子回答:你面对百姓是庄重的、慈善的、有爱的、有仁德的,那么百姓就会尊敬你、敬重于你;你对君主是恭敬的,顺从的,那么你的百姓也会对你忠诚以待;你要推举善良、正直的人,对于还做不到善良正直的人也不会厌烦和嫌弃,而是教育和劝勉,引导他们走上正道,那么,你的百姓也会学你一样的做法,互相劝勉,团结友善。

注:这则是接着上则,在上则的基础上更加深化的为政、治理的方法论,在实际践行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22、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夫子:你为什么不从政呢?

夫子说:《尚书》里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样的德行推而广之,用于政事上,这也是在从政呀,这怎么能不算也是在为政呢?

注:这则可以联系上文,以及《学而》篇里的“其为人也孝悌”一则,讲的道理,就是“孝悌”乃“仁爱”的根本,乃“德行”的根本,乃“善”“道”“德”的根本。

这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处。虽然我没有去做官从政,但我是在教化人,让每个人都懂得仁、义、礼、智、信,让每个人都修孝悌之道,让每个人都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个德行,当一个人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时,他即使没做过官,也可以放心大胆地把一方政事交给他了,他一定会做好的。

我们学习孔夫子的思想后,可以从政,可以经商,可以从事各个行业等,甚至在经营家庭关系、事业人际关系等,都是十分有益处的。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我们教育孩子,首要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孩子的思想,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正能量的人。所以朱熹才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孔夫子,人们的思想是见不到光明的,犹如在黑暗中一般。

2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軏(yuè):古代车上置于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都是车子的关键卡扣,最重要的衔接点。

孔夫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誉,不老实,不实事求是,总是欺瞒别人,心术不正,我不知道这样的人还能做什么。就像如果大车没有了輗,小车损坏了軏,它该怎么行走呢?

注:这则讲的还是方法论,是一个人诚信、信用的重要性。

24、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见上文“子张学干禄”则。

十世,古代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即三百年。

因:因循,沿袭。

损:减少。

益:增加。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情可以知道吗?

孔夫子说:殷商因循于夏朝的“礼”,其中虽然有所损益增减的部分,我们是知道的。周朝因循于殷商的“礼”,其中的损益增减,我们也是知道的。百世之后,或许会有朝代更迭,“礼”也会有所损益增减,但其大概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也是可以知道的。

注:这里讲到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礼”就是根本,虽然历经千百年,礼的形式必然会有所变化,但其根本,却是一直不变的。

这就是道,就是规律,就是人心、人道。我们学习儒家文化,有的人可能会有所疑问,认为孔子很厉害很通达,为什么那个时候说的话,到现在还能通用?其实就是道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形式。比如仁、义、礼、智、信,和孝悌之道,从来都没有变过,这就是先贤的智慧,总会透过事物的表象准确地看到、抓住内在的本质,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依据。

25、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鬼,这里是指自己的祖先。

孔夫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要去祭祀人家,这是一种谄媚的行为。见到正义的事情而没有去做,是缺乏勇气、不够勇敢的。

注:这里讲的是一个人能够分辨、分别清楚是非对错的能力。我们只有不断地修养我们的内在,那我们的德行和价值观就会不断完善,明心见性,到时候什么事情是对的、该做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不该做的,自然就在心里了。

学圣贤文化,享自在人生!

朋友们好!我是青竹,一枚致力于国学研习并身体躬行的修行人和创业者,在头条记录并传播自己的悟道成果,希望给迷茫和焦虑的您以借鉴。

计划今年以内主要以解读《论语》为主,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请点赞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