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春秋楼景区西院是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庙。文武二圣并祀,比邻而居,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文庙始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年),明清时期进行过修复,现存文庙属于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供奉孔子的殿堂名叫大成殿。春秋楼景区文庙大成殿后墙上有一通石碑,被人们称为“无影碑”。这通石碑为何被称为“无影碑”?其背后流传着一段故事,印证了文庙原来的规模之大。
瞻仰孔子,为何要先过戟门?
“戟门是古代官员祭祀文圣孔子时,为表敬仰存放兵器、仪仗的地方。”在文庙内,史福岭指着一栋古建筑对记者说。
穿过戟门即可遥望大成殿。戟门与大成殿之间的甬道旁有石碑数通,多为明清两代的功德碑,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元代《追封陇西郡伯李彬碑》。该碑高3.10米,宽1米,厚0.30米,下部已经残缺,字迹也有脱落。碑文共有个字,记录了朝廷官员李谦恭请朝廷追封其父李彬为陇西郡伯的相关情况。碑文由朝廷官员元明善撰写,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书丹。该碑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不仅是赵孟晚年的代表作,也是春秋楼景区的“镇馆之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孔子被世人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殿也因此得名。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飞檐翘角,绿色琉璃瓦覆顶。在屋檐上方,“文圣”两字刚劲有力。里面正中是孔子塑像,左右两侧分别肃立着颜回、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塑像。
史福岭说,文庙原规模至少为二进院,可从大成殿通向后院。清乾隆年间编纂的《许州志》记载有明朝时的“庙学图”,图中显示文庙内有名人堂、真经阁等,规模宏大。
“许昌的文庙于明、清两代进行过修复,所以现存文庙属于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民国时期,文庙后街北侧是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当时被称为党部街,20世纪60年代改名为文庙后街。文庙前街原叫关帝庙街。”史福岭说,明代的文庙规模至少到现在市公安局家属院后墙。现在的文会雅苑小区应该是文庙后院所在地。春秋楼景区保存的古建筑主要是明清建筑。根据文献记载,推测清乾隆以后的某个时期,文庙的后院被拆除,规模有所缩小。在此之前,通过大成殿屏风主像两侧可以穿堂而过,到达文庙后院。
史福岭回忆,文会雅苑小区开挖地基时,曾挖出一对石楹柱。柱子长约3米,一楹联隐约可见“人以伦著有亲有义有别有序有信始能卓然于品物之上共称曰人”等字样。石柱上的楹联内容是歌颂孔子的。这从侧面印证了文会雅苑所在地是文庙遗址,有可能与现在的大成殿连为一体,分别为前后院。
“藏身”门洞,“无影碑”有啥传奇经历?
文庙后街是一条幽静的小街,行走在这条小街上,细心的人会发现,文庙大成殿后墙上有一个约一人高的砖砌小门,门内填充着一通石碑。石碑表面有多处裂纹,依稀可见“万世纲常”4个大字。这块明代石碑被人称为“无影碑”。何谓“无影”?它是何时何因被嵌于文庙后墙的?
“从碑文内容来看,主要是歌颂孔子的儒家学说,由此可以断定该石碑最初应是文庙所有。”史福岭说。
“纲常”指儒家学说中的“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三纲”“五常”二词最早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是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
“三纲”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万世纲常”是对孔子的一种褒奖,意指其儒家学说被后人继承,流传千古。
史福岭说,该石碑落款时间为“明万历甲午夏孟”,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年)阴历四月。因碑体有残缺,只能辨认立碑人姓周。
由于石碑被镶嵌于墙壁之上,且上面有屋檐遮挡,不会被阳光照射,故不会形成影子,被人们称为“无影碑”。从石碑上记载的内容来看,“无影”的得名与石碑的内容没有关系。
从“无影碑”的外观来看,应该是先有门洞,后有石碑,门洞并非专为石碑设置。据史福岭推测,有可能是文庙后院被拆除,大成殿的后墙需要完全封闭,当时有人把一通石碑镶嵌在了通往后院的门洞里。
晋级“国保”,许昌文庙有何魅力?
年12月29日,许昌文庙(含春秋楼)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牌仪式在春秋楼景区举行。
许昌文庙始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元、明、清三代均有修葺。许昌文庙古建筑群主要文物建筑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完整,文物年代久远、精品众多,历史信息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独特的人文魅力。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1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昌文庙(含春秋楼)因何晋级“国保”?
据春秋楼景区市场科科长余涛介绍,该景区现存古建筑4座,依次是山门(明代)、春秋楼、戟门、大成殿(明代)。
珍贵石刻主要有明代的《青石麒麟祥瑞照壁》和《双龙戏珠丹陛》。珍贵文物碑刻,元代的有一通,为《追封陇西郡伯李彬碑》;明代的有6通,分别是《关王辞曹归刘记碑》《关公勒马挺风图碑》《重修义勇武安王庙记碑》《许州儒学修建记碑》《许州重修庙学碑记》《邵公去思之碑》;清代的有3通,分别是《汉关圣辞曹丞相书碑》《滕之瑚春竹图碑》《重修昭烈皇后祠及问安亭碑》;民国年间的有一通,为《重修许昌孔庙碑记碑》。这些碑刻从侧面印证了春秋楼的历史背景,丰富了春秋楼景区的文化内涵。
(原载于年6月4日许昌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