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教师节丨古代教书先生工资高不高了

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m.39.net/pf/a_6086175.html

在古代传统儒学教育中,尊师重教是文化传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也有“教师节”,据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中记载,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采取“独尊儒术”的国策,儒学被认定为正统思想。读书人便在每年孔子的诞辰之日(八月二十七日)来祭祀孔子、宴请恩师。皇帝还要在这一天带领百官去祭拜孔庙,赐太学的经师们礼物。

古代虽然没有确定八月二十七日为教师节,但老师们在当天已经可以拥有休假、会餐饮、享受福利等待遇,和“节”无异。众所周知,古代的儒学教育,主要以私塾为主,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和私塾先生的待遇是怎样的呢?

一、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

古代私塾,一般是3-18岁的学子上课之所,也被称作为“蒙学馆”,即启蒙教育阶段。到了18岁以上(也有15岁开始的),学子们开始考取童生,考上童生之后,才有资格考秀才。因此,在各县,官府都会设立“县学”,主要针对年龄在15-50岁左右的童生,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不是“私塾”模式了。因此,本文所说的私塾教学方式,指的是3-18岁的蒙学阶段。

古代的私塾和现在的学校区别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现在的教学提倡各学科全面协同发展,而古代私塾则主要进行语文和传统国学的教学,因为古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仕”。

第二,现在的教学是横向班级,即按照学生的年龄,设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年级授课逐渐递进。而古代的教学是纵向的混合班级,也就是说,从3岁入学到18岁,所有的学生都在同一个班级里接受授课。当然,尽管是纵向混合班,先生也会因材施教。而且,纵向混合班也有一个好处:试想,一个刚入学的3岁孩童,先生教他《千字文》,而一个9岁的孩子,先生教他《孟子》。3岁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大年龄阶段的课程,到了他9岁时,耳濡目染多年,《孟子》早就通透了。若先生不在,小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请教大学生,大学生为了不在小学生面前尴尬,就得“倒逼”自己学好课程。因此,纵向混合班,对大学生和小学生,存在一定的益处。

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授书与上书

授书和上书,指的是同一件事情,不过从先生的角度老说,是“授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上书”。

为什么是“上书”呢?因为每逢授课,学生要拿着自己的书,来到先生的桌子旁,恭恭敬敬的等待先生来教。先生在这个阶段要做3件事情。

第①,称之为“识”,先生帮学生认字、断句。认字主要是针对刚入学者。断句是为后来的诵读做铺垫,因为古文是没有标点的。只有认字和断句完成之后,才会进行下一个步骤。

第②,称之为“读”,首先,先生要范读,学生跟着先生读,逐字逐句的模仿。一般要读三遍或五遍,视学生情况而定。

第③,称之为“讲”,等学生会读之后,老师要给学生讲解书文的意义,这一步非常关键。

第二步,背书和抄书

在蒙学阶段,几乎所有的课本都是要背诵的,而且老师会逐一检查。不仅要会背诵,还要会抄写和默写。

先生一天要授多少书呢?这个并没有严格规定,因为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进度来定,假如学生在理解和背诵阶段完成的都不错,则进入下一次的授书。因此,优秀的学生,每天先生可能需要授书十来次,若是遇到贪玩的学生,每天只授书一次,也是有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初学阶段的儿童,先生每次授书的字数不多,大多只有几句话。一次授书的内容,类似于《三字经》的前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么多。到了学生年龄稍长,一次授书的内容会逐渐增多。

第三步,复讲和检查

这里的复讲,并不是先生讲,而是学生讲给先生听。古人对传统国学内容要求的比较高,比如“四书五经”,不仅要会背诵和理解,还要会讲解。因为你若能将文中意思完整的讲解出来,那才代表你真正的学到位了。

第四步,考试和会讲

一般先生授课,只需要进行前三步,第四步并不是每次都必备的流程。但若遇到特殊阶段,比如年终,或者是某一部书学完,先生会出题考试,若考不过,先生会给与一定的惩罚。

会讲,是比较高层次的授课,类似于讨论。比如一些年长的学生,共同学习了某一段内容后,老师引出话题,由大家各抒己见。讲到最后,由老师再点评。也有会讲完毕后,老师要求学生回去写一篇文章的。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比较出名的会讲,例如,朱熹在岳麓书院会讲时,各路学子挤满了书院,学子们上台辩论,三天声音不绝,这属于文坛的盛世。这种会讲,算是高规格的,和私塾会讲,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

二、古代私塾的分类

在封建社会,虽然朝廷设有“县学”、“太学”等教育机构,但在读书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大多都在私塾完成。上文讲到私塾的授课方式,其实,私塾和私塾也是不一样的。

古代私塾,按照“劳动关系”来区分,可分为四类。即家塾、村塾、义塾、门馆。

1.家塾

家塾,一般指富贵人家在自己家里开办的私塾,要“延请施教”。一般富贵人家子弟众多,经济条件较好,便会请塾师来为自家子、侄来教书。一般家塾老师都会住在主人家中,主人要负责老师的饮食和住宿,方便教学。在汉朝时期,以“右”为尊,因此在主人和老师对坐时,主人居左,老师居右。右侧为宾师之位,又因为右侧居西向东,所以一般家塾的老师,被称为“西席”,而主人则被称为“东家”。

据《称谓录》记载:

“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在古代,家塾老师地位是较高的,若说某个秀才曾做过某豪门贵族的“西席”,就仿佛是镀了一层金。

2.村塾

家塾只会发生在经济能力较强的富贵人家,若在普通人家,单请一个塾师来给孩子上课,经济负担较重,因此才诞生了“村塾”,即一个村子,或者一个同姓的大家族,共同出资出力,请一个塾师来教族中的子弟。一般村塾的地址多设在祠堂、家庙。因为古代的村落,都是以家族的形式群居,因此,村塾又被称为“族塾”。

村塾先生一般由族长出面,来聘请一位秀才或儒童来教学,一般村塾老师,村中是不负责他的饮食和住宿的。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提供住宿,由学生家庭轮流负责老师的饮食,不过这种情况极少。

《红楼梦》中,贾宝玉等人上学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家塾,而是相当于是族塾,其教书先生是族中的长辈是贾代儒,而学生大多都是贾氏一族中的子弟,并不一定来自荣、宁二府,也有许多贾氏的旁支。因为贾氏族塾的教学质量较好,像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也来贾氏族塾中“蹭”学。

3.义塾

义塾,在古代又被称为“义学”,一般是由社会人物出资创办,有公益性质。中国最出名的义塾,莫过于清朝末年,在聊城冠县,武训(下图)通过行乞的方式所创办的崇贤义塾。

崇贤义塾有许多非常感人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多做了解,这里举一个例子:

《清史稿·武训传》记载:

(武训)尽出所积田以资塾。塾为二级,曰蒙学,曰经学。开塾日,七先拜塾师,次遍拜诸生,具盛馔飨师,七屏立门外,俟宴罢,啜其馀。

武训是乞丐出身,积累家业有,设立义塾,让穷苦人家的孩子免费读书,在开学的那天,要宴请老师,武训觉得自己身份低微,便请了当地的士绅为老师作陪,自己则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大家吃完离席后,他才吃一些剩饭残羹。武训因为开办义塾,成为名留青史的乞丐。

4.门馆

所谓门馆,就相当于古代的私人学校,即老师自己在家中开办一所私塾,自己招生。若有学生需要入门馆,需要拜师,并且签订“关书”,相当于合同,这里有约定学费等具体情况。因为门馆的模式中,有商业的气息,古代士大夫轻视商人,因此门馆在古代出名的并不多,大多为先生糊口的生意。

清朝郑板桥在《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中写道:

“门馆才情,游客伎俩,只合剪树枝、造亭榭、辨古玩、鬭茗茶,为扫除小吏作头目而已,何足数哉!”

可见,在著名的文学家、画家郑板桥的心中,门馆先生的地位确实不高。

其实,不管是家塾、村塾、义塾还是门馆,都是古代私塾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三、古代私塾先生的待遇

古代虽然尊师重教,教书先生得到世人的尊重,但这只是“精神”上的荣誉,老师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家中也需要柴米油盐,因此这就牵涉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古代教书先生的待遇问题。

私塾先生的待遇主要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修金、束修和节敬。

1.修金,指的是老师的工资,也一年的酬金。当然,在古代,底层百姓普遍没有多少银钱,尤其在大多数的村塾中,村塾先生一般收取的不是钱,而是等价值的粮食,其实是一个道理。

2.束修,同“束脩”,最早出现在《礼记》中,指干的咸猪肉的意思。孔子曾定下拜师规矩,拜师需要“十条腊肉”。因此,束修成了古代拜师的见面礼。《朱子语类》云:

“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脩是至不值钱底,羔雁是较值钱底。”

朱熹的意思是,十条腊肉来拜师,太便宜了。实际上,在古代底层社会,十条腊肉是非常贵重的礼物。可见,古代拜师的见面礼,也是老师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束修在古代拜师程序中,是必备的环节,因此宋朝皇帝赵恒(宋真宗)曾调侃“圣人教人也要钱”。但到了后期,束修不一定是指腊肉,通常也可以给老师其他的馈赠。

3.节敬

节敬,又称“节庚包”,每逢传统节假日,如清明、夏至、端午、中秋、重阳、春节以及孔子诞辰等,学东(学生家长)要给老师送节敬,这并不是贿赂老师,而是古代尊师重教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所说的修金、束修和节敬外,还有一些其他待遇,例如住宿、吃饭和休假问题,这些问题是延请塾师之前,一定要说明的事情。不同的种类和规模的私塾,教书先生的待遇差别是很大的,一般以家塾的先生待遇最好,不仅一日三餐供应,还有茶点,甚至还配有侍女来打理先生的日常生活。

另外,古代教书先生每年的假期不多,没有所谓的寒暑假。每年在清明、端午等节日各放假一天,每年在腊月初就放年假,正月十五开学。因此,有句俗语,叫“先生不吃腊月饭”。

古代有许多寒门秀才以教书为生,可见,一个教书先生的待遇,足以养活一家人的。当然,古代待遇最好的老师,应该是国子监的专职经师,可以拿朝廷俸禄,但他们是“吃皇粮”的,已经不属于私塾先生了。

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老师拿了学东的“学费”,就要严厉管教自己的弟子,古代讲究“教不严,师之惰”,一旦把孩子交给先生,不仅要行拜师大礼,更不得对教学和惩戒私加干涉。因此私塾中的戒尺和教鞭也是常用的教具,甚至出现“棍棒出人才”的情况,这和今天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

四、小私塾,大社会

韩愈在《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的老师,不仅要教学生普通的儒学和八股文,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中国古代一直都注重“师礼”,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杨时有问题要请教老师程颐,来到老师家中时,老师正在闭目养神,杨时为了不打扰老师,在风雪中站立等待,积雪下了一尺多厚,老师才醒来,因此诞生了“程门立雪”的尊师典故,广为传颂。

不论古今,一位优秀的老师,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孔子如此,程颐如此,今人也是如此,因此古代的私塾教育,虽然个体规模不大,但对中国古代文明贡献极大。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无不是私塾教育的产物。因此,私塾虽小,却是大社会的中流砥柱。

虽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私塾教育有它的局限性,但放眼整个古代社会,私塾以及私塾先生,却是坚守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旗帜,需要今人去理解,去尊重。

在教师节之际,祝愿天下老师们,节日安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