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位于国子监街,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北京孔庙进门的左侧有一棵神圣的树,那就是守候孔庙近千年的文冠果,该古树位于先师孔子行教像右手一侧的花园,西邻御碑亭,北面是碑林长廊。处于国子监和孔庙连门东北角,这棵神奇的文冠果近30公分粗,高度在8米左右,苍劲有力,焕发着勃勃生机。
关于这棵树,没有找到详细记载,是何人栽植?又是为什么栽植?但是这么粗大的文冠果,显然年龄很久了,在文冠果的南面,原来是一棵两根主干的古柏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死掉了,树上缠满了爬藤,只有笔直的枯干直刺苍穹,与这棵文冠果相伴,因为古柏树的死亡,阳光铺满文冠果树冠,文冠果焕发生机,结了好多的果子。
不禁翻阅史料,发现文冠果自古以来就是吉祥树,备受文人士大夫的欢迎。宋高宗(公元年)时,胡仔篡集的《笤奚渔隐丛》后集卷三十五记载:上庠录云“贡士举院,其地本广勇故营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故名文冠花。花枯经年,及更为举院,花再生。今栏槛当庭,尤为茂盛”;宋·慕容彦逢《贡院即事》记载:文冠花畔揖群英,紫案香焚晓雾横,十四年间五知举,粉牌时拂旧题名。宋朝那个时代,众多学子汇聚文冠果树下,吟诗作序,谈论天下大事,悠然自乐。
每个春天,贡院里的文冠果盛放一树芳华,先白、次绿、次绯、次紫,官袍的颜色不同象征官员的级别越来越大,因此就有了:”文冠当庭,金榜题名“的美好寓意,各位学子都聚集文冠果树下祈祷许愿、启发灵感,殿试高中之后,又会到树下还愿,因此有了慕容彦逢的诗记。
宋朝时文冠果叫文冠花。概因当时的文官,首穿白袍,次着绿袍,再穿红袍,最大的官才穿紫袍。而文冠花的花之颜色变化,也正如当时文官的袍一样,官越大袍的颜色也逐渐变深,先白次绿次红次紫,故名文冠花。到了朱元璋的明王朝,朱驌(朱元璋第五子)在《救荒本草》完整的演绎了文冠果的各种吃法。
文人雅士喜欢文冠果,因为文冠果寓意“文官镇院”——文冠果有保佑官员官运长久的作用。全国各地的文冠果古树,多为宫殿庙宇、达官显贵所栽。在文化深厚的晋中、晋北地区,人们喜欢把文冠果栽在土窑洞的脑畔上,成熟的文冠果落下来,他们就会说“文曲星降临了”,“文官入院了”。文冠果也象征长寿、吉祥,栽种在院子里作为观赏树。
有了这些美好的寓意,我们就不难理解文冠果在孔庙的地位了,陪伴着至圣先师,即是护院使者,又有美好寓意。可以芳华满树、可以芬芳满院、可以硕果满枝,谁人又不喜爱呢?文冠果---传承着深厚中华文化,激励着代代学习积极向上。难怪唐、宋、明、清的书籍记载颇多,也难怪故宫、天坛、圆明园、八大处、法源寺等跟皇家有关的名胜都栽植有文冠果了。文冠果--完全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冠果历史上曾经风靡京城,备受尊崇。如今的文冠果因为花美、叶可制茶、种子可以榨取健康食用油受到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