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文庙又称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等。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几乎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建有有孔庙或文庙。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芒砀山文庙虽不在四大文庙之列,但却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芒砀山文庙位于河南永城芒砀山。
相传在春秋末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去曹适宋”时途经芒砀山主峰西侧的一道山岭前,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下起了瓢泼大雨,急切间见到山间一天然崖洞,四壁齐整,洞底光滑,孔子及弟子便在此避雨。
只是山崖空间较窄,南北约8米,东西约10米,高2米。孔子的部分弟子们及马车仍在受淋,孔子自言自语道:“此山洞能再大一点多好!”说罢,只听空中一声响雷过后,山崖向前长出一截。孔子又道:“吾师徒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在此遇雨,得到上天庇护,可我师徒人众,此山崖仍不足以遮挡风雨,望上天再让石崖往外伸一点”。孔子说罢,拱手屈膝对苍天拜了三拜,只听一阵响雷之后,石崖又往外长出一截,共深出6.5米。这下不但可容纳其弟子,连其马匹、马车、书籍也能不受风吹雨淋了。
后人为纪念孔子,便把这座山命名为“夫子山”、避雨的石崖叫“夫子崖”、“夫子避雨处”、山前的村子叫“夫子崖村”。并在避雨崖内雕刻了孔子石像一尊,坐北朝南,高约一米,屈膝盘坐,拱手缩颈,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据资料显示,此孔子像雕是全国仅有的孔子最古老的石雕像,现面部已残。
宋朝时,当地人在夫子崖前山坡上建起了文庙。明末曾遭兵焚,康熙十三年、咸丰十年和民国二十七年数次对文庙进行重修。文庙坐北面南,由大成殿、东西配房和大成门组成。大成门檐下两石柱正面阴刻楹联一副:“宫墙数仞不得其门终外望砥平直矢能由是路即中行。
院内两株古柏和三通石碑分立两边。一为康熙二十八年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毓圻撰文的《夫子庙碑记》,一为康熙三十年县令周正纪撰文的《夫子崖碑记》和乾隆十五年(年)孔子第七十一代孙孔昭焕撰文的《勒石碑记》,西边的柏树斜倚石碑,形成了“柏抱碑”的景观,东边的一棵柏树在清朝捻军与清军战于芒砀山时曾遭火烧,但仍枝叶繁茂。
石碑与古柏之间有青石台阶,雕有云龙。拾级而上,对面是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灰瓦顶,门前为卷棚式走廊,廊下四石柱擎檐,石柱正面阴刻楷书,为清代知县陈梦莲题的楹联:“德配天地高明博厚之大近圣人居若此其甚;道冠古今统二帝三王之傅,中天下立无得而。”当地村民回忆,大成殿内塑有孔子及四配塑像,东西厢房有七十二贤泥塑像,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破坏殆尽。
为使古迹不致湮灭,二00二年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对文庙进行了维修,大成殿内重新雕塑了孔子及四配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