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四配”是孔庙配享从祀的人物中仅次于孔子地位受享的四位圣人,分别是亚圣孟子、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四位圣贤。他们的塑像分设于孔子像的两侧。“四配”在文庙中的神位次序为:孔子像东为兖国公颜回、沂国公孔伋,孔子像西为成国公曾参、邹国公孟轲。
1、复圣:颜回
颜回,字子渊。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曾随孔子周游列国14年。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之一,其性情恬淡,道德学问修养很高,史称其“道德充茂,去夫子一间耳!”孔子非常欣赏颜回,孔子语录中多次提到他的名字,赞扬他的道德修养和学习态度,对于“仁”德的修养,颜回为最高。颜回曾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回正是严格依照“仁”与“礼”的要求而身体力行的。
其实,在社会生活中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穷志短,贫窘自卑。但是一个人身处恶劣的生活环境,很难保持乐观恬淡的心境,所以要做到安贫乐道很不容易,但颜回做到了。孔子赞扬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生活如此贫困,一般人处于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都会心添忧愁,而颜回却不改其乐,恬淡依旧,因此,孔子盛赞他的修养,认为他是个乐天知命之智慧者。孔子认为颜回极为聪明,他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认为颜回与自己志同道合,“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表达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志向。颜回对孔子视之若父,师生感情深厚,称言:“子在,回如何敢死”。然而,颜回29岁已是白发如霜,英年早逝,这对孔子这位古稀老人打击很大,他悲痛万分。颜回离世孔子曰:“天丧予!”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意思是“自从我收颜回为徒,我与学生的感情更亲近了。颜回死时,孔子不禁失声恸哭,大喊“天丧予!”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那就数颜回最为勤奋好学了,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到别人的身上,同样的错误也不会犯两次。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学问理想了。可见,孔子心目中,颜回是多么难得的人才。
由于颜回仁德突出,屡受老师称赞,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以后历代统治者对他不断追加谥号。明嘉靖九年,被封为“复圣”。山东曲阜有复圣庙。
2、述圣:孔伋
孔伋,字子思,战国初期鲁国人,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他发挥了孔子“中庸”的思想,并使之系统化,成为自己学说的核心。他宣传儒家“诚”的道德,并视之为世界的本原。孔伋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一生除授徒外,便致力于著述,儒家经典《中庸》即他所作。子思的《中庸》对后世影响很大。南宋朱熹以《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注。元金用朱注“四书”取士。自此以后,“四书”流传日广,成为学子必读之书,并成为科举考试的书目之一,对古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伋《中庸》的基本思想,首先,是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要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修身养性,达到“智、仁、勇”三德,成为有德之君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为政则“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为人则“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此为齐家治国之本。
其次,把“诚”作为世界的本原,当作是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基础。“唯天下至诚,为能经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之道,还可以预见国家之兴亡等。总之,至诚是人生最高境界,提倡“至诚如神”。
此外,《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认识过程和方法。
《中庸》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其中有关“诚”的论点。
孔伋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孔伋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朝文宗至顺元年,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3、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生活在诸侯兼并、战争异常惨烈之时,他聚众授徒,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授徒、著述。孟子承袭曾参、子思,侧重发展孔子的仁学,力主“法先王”,阐扬“王道”、“仁政”思想,并以人性善作为仁政学的人性论基础。孟子还发挥《尚书》“民为邦本”和《左传》的重民思想,倡导“民贵君轻”,将民本主义推向高峰。其学说载于《孟子》。
在哲学上,孟子提出“性善论”,即人人生来皆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道德意识,即“良知”和“良能”,但又强调后天所受的教育与环境,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形成了一个对后儒特别是对宋儒影响巨大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
在政治上,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可群起推翻暴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薄赋税,省刑法,使民安居乐业,接受儒家文化,反对诸侯间的武力兼并。
在方法论上,孟子提出存心养性说,即求之不得,反求诸己的自我修养方法,以扩展其根本善的人性,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养成天地之间的一股“浩然之气”。
孟子的思想学说以孔子为旗帜,又相当深刻全面地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被后世封建统治者和儒家学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孔孟两者被糅合为一体,号称“孔孟之道”,成为儒家思想学说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与核心。明嘉靖九年,被封为“亚圣”。
4、宗圣:曾参
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孔子弟子,小孔子46岁。
青壮年时参加农事劳作,家庭经济生活不太宽裕,为养活父母,到莒国去谋了一个“得粟三秉”的小官。受业于孔子后,孔子认为曾参能遵循孝道,所以授给他学业,并为他陈说教授《孝经》。曾子学有所就,便开始讲学。父母死后南游楚国,“得尊官焉”。后齐国欲以为相,楚国欲以为令尹,晋国欲以为上卿,都被他一概谢绝,专事研习孔学并授徒,最终成为儒家名师。他性格沉静,为人谨慎,态度谦逊,并具勇敢精神。他特重孝行,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明嘉靖九年,受封为“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