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胜临东汉名碑礼器碑

郭旭胜小像

书者简介

郭旭胜,字亡鸿,笔名沉默,自号云中漫士,祖籍南京,生于云南文山,现居昆明。

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翠微吟社社员。通音律、擅朗诵、能诗、好书。平时读书,忙时教书,闲时写书。时有发表,不求闻达,只为载道。尤好诗歌,古今中外,各体皆涉。作品曾发表于《中华诗词》《散文诗》《学生新报》等报刊杂志,也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网易新闻、云南网、春城晚报等媒体转载引用。曾获第五届“跟着古诗词去旅行”岳麓山寻春诗会金奖、中国诗歌会首届红高粱诗会银奖、年度十大金榜诗歌提名奖等。在书法方面:兼习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兼修各体。尤醉心于隶书,上溯汉碑、下览清隶,不废简帛、不偏摩崖,出入魏晋、广参博取,作品深受许多书法爱好者喜爱并收藏。

《礼器碑》全拓(大部)

碑帖简介

《礼器碑》刊刻东汉永寿二年(年),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礼器碑》为圆首碑,碑身高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记述了鲁相韩敕优免孔子舅族颜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发、造作孔庙礼器、修饰孔子宅庙、制作两车的功绩。碑阳末3行及碑阴、两侧刻有人姓名及捐款钱数,与《乙瑛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

书法上,其笔画瘦劲且有轻重变化,结体紧密又有开张舒展,捺角粗壮斜行,长波尾部尖挑,风格质朴淳厚,是东汉隶书的典型代表,书法价值很高,历来被金石家、书法家奉为隶书楷模。

《礼器碑》原碑(局部)

临帖日记

作者:郭旭胜

字体:隶书

碑帖:东汉《礼器碑》

字数:字

时间:年5月18日~5月26日

毛笔:手工制兼毫

墨汁:一得阁调制墨

纸张:三生七熟篆隶日课纸

幅式:册页

尺寸:38cmX65cmX10张

格子:5×7cm

创作背景

《礼器碑》立于东汉永寿二年(年)。据碑文记载,东汉时期,鲁相韩敕修建孔庙并为孔庙添设了各式各样的礼器,于是官史和黎民百姓一起出资刊刻《礼器碑》来歌颂他的功德。

整体气韵

《礼器碑》整体神清气健,沉静肃穆,典雅秀丽,清超绝尘,清刚之气充溢纸面。清虚灵动中透着空灵洒脱,格调高古中洋溢着清新典雅,雄健疏宕,气韵夺人。意定神闲,举止淡然,宛若翩翩君子庄重但不失活泼,儒雅却不乏严厉。

笔法

《礼器碑》的用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笔画瘦劲

《礼器碑》的用笔,大多都是比较瘦的,但瘦而不弱,瘦劲如铁,纤而能厚,起笔、收笔都干净利落,庙堂高古之气油然而生。线条刚柔相济,收笔处多方折、粗壮,轻重的反差,给人以很强的节奏感。结体严谨,规整平实,令人赏心悦目。

二、富于变化

《礼器碑》的笔画富于变化,从笔画长短、粗细、蚕头、波磔、方圆方面来看,《礼器碑》的线条凝练而不失流动,秀雅中又灵动多变。清刚而不乏苍劲,严谨而不乏自由。如“古”“下”“圣”字,蚕头、燕尾和行笔处无一雷同,均有变化,可谓静中寓动,变化之中见统一,显得非常之潇洒灵动。

作为主笔画的横画在碑中出现了很多次,各有不同,如“古”字的横画细若铁画银钩,坚挺有力;“下”字的横画则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线条起伏变化;“圣”字的横画则富有动感,有俯仰,规整中见律动。

三、波磔分明

和《曹全碑》的柔美秀润、流利婉畅,《张迁碑》的方劲古拙、雄厚朴茂相比,《礼器碑》比《曹全碑》俊挺劲健,比《张迁碑》瘦劲飘逸。从线条来看,作者书写时时很有节奏的,果断而又富有弹跳力,如“秦”字的捺画,起笔、运笔的时候都是细瘦的,收笔时重重的顿下再提笔,既有静谧之美,又灵动生趣,颇具自然飘逸之美。

《礼器碑》用笔变化丰富,笔意清新劲健,瘦劲有力,线条刚柔相间。其中,雁尾多呈方形,如“心”字、“作”字,且用笔较重,和大多数瘦劲的笔画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上去古朴强劲。笔画结构以左右舒展的横向取势,字多呈扁行,于平正中见险齐,变化丰富。

结体

除具横平竖直、平画宽结、整齐端庄等隶书普遍结体特点外,《礼器碑》书法结体平整中见险绝,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奇古中求变化,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可以归结为:

①动静结合。

碑中书法结体往往正斜相依,正得静,斜求动,故动静结合,生动活泼。如“龙”字,左边部分带倾斜的动势,右边部分端正安静;“欢”字左边安静,右边呈跳舞的动态;“天”字两横总体平静,一撇一捺恰如一个迈步前进的人,充满动感。

②收放结合。

碑中字体结体多收放,以避免平板单调,营造了一张一弛、活力四射的视觉效果。如“以”字左边收右边放,“人”部撇收捺放;“沙”字是左上收下部放,一长撇特放纵,托起三点水,妙趣横生;“道”字与“沙”字正好相反,右上边收下边放,一长捺基本呈45度倾斜伸展而出,托起“首”部;“族”字和“改”字都是左收右放,且两字右边也都是左收右放。“造”字同“道”字,也是右上部收下边放。通过收和放,张与弛,使结体天真烂然、生气横出。

③疏密结合。

碑中文字在疏密搭配之中多着心机,从而虚实兼具、趣味横生。如“乐”字整体上密下疏,但上部又密中有疏,下部也疏中有密;“中”字内疏外密,下边一横为了配合内疏的效果,故意断开,以留白的方式显现,更增加了内疏外密的视觉效果。

④曲直结合。

曲与直,来于规与矩,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曲一直,一柔一刚,对立而又统一,充满艺术性。如“世”字三竖除有方向的变化外,而且左边竖呈“S”型曲线,与右边的两直竖形成对比;“君”字“口”部两横有曲直对比,两竖也有曲直变化。

总而言之,《礼器碑》的笔画与笔画之间讲究联系和变化,无单调重复之嫌,而笔画之间又通过气和笔意紧密相连,以气贯之,使曲与直的笔画紧密联系。通过“若断还连”的气势贯通,使结构浑然一体,宛若天成于“志气和平,不激不厉”的气度中安排着曲与直,创造了柔美与阳刚的意境。

以下是郭旭胜临写的《礼器碑》全文

图片太长,请横屏观看

碑阳释文:

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孔子近圣,为汉定道。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思,叹卬师镜。┘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圣族之亲,礼所宜异。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发,以┘尊孔心。念圣历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苻,钟磬瑟,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宣抒玄污,以注水流。法旧不烦,备而不奢。上合紫台,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礼仪。于是四方┘士仁,闻君风燿,敬咏其德,尊琦大人之意,逴之思,乃共立表石,纪传亿载。其文曰:┘

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颜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大一所授。前闿九头,以升言教,后制百王,┘获麟来吐。制不空作,承天之语。乾元以来,三九之载,八皇三代,至孔乃备。圣人不世,期五百载。┘三阳吐图,二阴出谶,制作之义,以俟知奥。于穆韩君,独见天意,复圣二族,逴越绝思。修造礼乐,┘胡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出诚造□,不水解,工不争贾。深除玄污,水通四注。┘礼器升堂,天雨降澍。百姓訢和,举国蒙庆。神灵祐诚,竭敬之报。天与厥福,永享牟寿。上极华紫,┘旁伎皇代。刊石表铭,与乾运燿。长期荡荡,于盛复授。赫赫罔穷,声垂亿载。┘

韩明府名敕字叔节。

故涿郡大守鲁麃次公五千。

故从事鲁张嵩眇高五百。

颍川长社王玄君真二百。

故会稽大守鲁傅世起千。

相主簿鲁薛陶元方三百。

河东大阳西门俭元节二百。

故乐安相鲁麃季公千。

相史鲁周乾伯德三百。

(说明:□,表示缺字;┘,表示分行;末3行每行均分3列,列首字对齐,列间有间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884.html